迷神引.秋草

莫道春来秋更绿,浑不似春情绪。

花开叶底,等是虫鸣苦。曲篱穿,幽径绕,丛荒圃。

恁向方塘外,闲看取。镜里芰荷声,送凉雨。

旧约湔裙,何处嬉春侣。

剩乱蛩飞,寒蝉噪,乍来还去。偏疑作,春花舞。

渐改青衫,怎不向,雕阑伫。也曾见烧痕,迷远渚。

怕看到飘摇,随风举。

形式: 词牌: 迷神引

鉴赏

这首词以秋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莫道春来秋更绿,浑不似春情绪",开篇即表达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暗示了秋天虽无春意盎然,却自有其深沉韵味。

"花开叶底,等是虫鸣苦",通过对花开叶底、虫鸣的描绘,展现了秋日的寂静与凄凉,暗寓时光流转,人事如梦。接下来的"曲篱穿,幽径绕,丛荒圃",描绘了秋草丛生、路径蜿蜒的画面,透露出一种孤寂与落寞。

"镜里芰荷声,送凉雨",借镜中倒影和秋雨声,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清凉与哀愁。"旧约湔裙,何处嬉春侣",回忆往昔的欢聚,如今只剩孤独,流露出淡淡的哀伤。

"剩乱蛩飞,寒蝉噪,乍来还去",秋虫的鸣叫更显凄凉,而"偏疑作,春花舞"则将眼前之景幻化为春天的幻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渐改青衫,怎不向,雕阑伫",诗人衣着的变化反映出心境的转变,他独自在雕栏边久久停留,寄托着无尽的思绪。最后两句"也曾见烧痕,迷远渚。怕看到飘摇,随风举",以火烧过的痕迹和随风飘摇的景象,象征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迷神引·秋草》以秋景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137)

庄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又号蒿庵。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 字:中白
  • 号:东庄
  • 籍贯:丹徒
  • 生卒年:1830——1878

相关古诗词

忆瑶姬.白秋海棠

凉意当门。看玲珑琢玉,一抹烟痕。

画屏新梦转,映玉阶罗袜,月影黄昏。

微融粉褪,细贴黄匀。更净无暗尘。

就侬还撇低旋顾,心事谁论。到此际、恁解温存。

冰纨掩面,纤素含颦。

香户谁共倚,怕玉簪相对,先为消魂。

蓝桥杳,银烛空陈。

阑干凭独倚,西风冷、罗袂单寒手自扪。

形式: 词牌: 忆瑶姬

月下笛.索居荒村,风雨如晦,迟梅不发,谱此赋之

作就轻阴,留花不放,似愁花谢。

春心暗逗,自叠宫衣小窗下。

陇头驿使何须问,待消受、脂香粉麝。

漫惊回梦雨,西窗剪烛,苦吟深夜。珠泻。纷飘瓦。

正闭置重帷,晚妆初卸。空阶淅沥,笛声谁共描写。

园林终有开时候,玉蝶罗浮更休忆,扬州东阁,往时情话。

形式: 词牌: 月下笛

绛都春

春回玉砌,有天涯倦客,闲倚朱栏。

十载旧情,凄迷庭院,雨风残。

移根几度车轮转,佩环月下阑珊。

柳绵飘荡,梨云掩黯,泪眼汍澜。

冉冉仙云乍返,翻柔荑晕碧,嫩蕊含丹。

语燕渐来,流莺初弄,待团栾。

花魂久被瑶台款,往时谁伴宫鬟。

新妆休遣,离人镇日对看。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绛都春.樱桃

芳春忆渺。到结子成阴,偏伊能早。

画槛绣帘,休写来禽,招啼鸟。

枝头密网千丝护,为柳絮、随风轻袅。

露香星灿,生成艳冶,溜圆娇小。

还遣朱唇掩映,看腻红一撚,愁被花恼。

金屋妆成,宫锦新裁,衣衫袅。

风光须让淮南占,去说与、离支闽峤。

那堪樊素,情深累人梦绕。

形式: 词牌: 绛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