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咏柳外闻蝉三章(其一)

障暑稠阴,梳凉细缕,□□□□□□。

露腋玲珑,多少闹中幽趣。

断又续、可是无情,□相送、短长亭路。

记春风、曾著莺啼,便娇那得袅如许。

知音人自暗省,凝睇青云影里,黄昏犹伫。

一部笙?,消得翠腰供舞。

堪对景、翻入新妆,鬓影低、衬教眉妩。

试回头、旧日章台,怕听声咽处。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翻译

炎热的暑气被浓密的树荫隔绝,丝丝凉风如同梳理过的细线,穿透而来。
在喧闹的城市中,露水晶莹,隐藏着许多清幽的乐趣。
时断时续的离别,仿佛是无情的告别,无论长短亭的路有多远。
记得春天,曾有黄莺在耳边鸣叫,那时的她娇媚无比,如今却如此柔弱。
知心人自然会默默体会,凝视着青云中的身影,直到黄昏仍站立。
一曲笙箫,足以陪伴她轻盈起舞,曼妙的身姿令人陶醉。
面对这美景,她换上了新的妆容,低垂的鬓发更显眉眼的妩媚。
回首过往,想起往昔在章台的时光,我害怕听到那令人心碎的声音。

注释

障暑:隔绝暑热。
梳凉:梳理凉风。
短长亭路:路途不论远近。
曾著:曾经拥有。
娇那得:怎能保持那样的娇媚。
凝睇:专注地凝视。
翠腰:形容女子的纤细腰肢。
新妆:新的妆容。
声咽:哽咽的声音。

鉴赏

这首宋词《绮罗香·咏柳外闻蝉三章(其一)》是陈著所作,描绘了夏日柳树下蝉鸣的场景。"障暑稠阴,梳凉细缕"形象地写出蝉鸣声穿透浓密的树荫,带来一丝丝清凉。"露腋玲珑,多少闹中幽趣",蝉鸣在热闹的夏日中显得格外清脆,充满了隐秘的乐趣。

"断又续,可是无情,相送、短长亭路",蝉鸣时断时续,仿佛在默默送别行人的旅程。"记春风、曾著莺啼,便娇那得袅如许",回忆春天莺歌与蝉鸣交织的时光,蝉声的娇柔更显其独特魅力。

"知音人自暗省,凝睇青云影里,黄昏犹伫",懂得欣赏的人会在蝉鸣中沉思,凝视着蝉在青云下的身影,直到黄昏仍不愿离去。"一部笙瑟,消得翠腰供舞",形容蝉鸣如同美妙的音乐,陪伴着柳枝轻舞。

"堪对景、翻入新妆,鬓影低、衬教眉妩",蝉鸣与美景相映成趣,仿佛为女子的新妆增添了几分韵味。最后,词人"试回头、旧日章台,怕听声咽处",暗示着往昔繁华之地,今日再听蝉鸣,可能勾起心中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蝉鸣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日柳下蝉鸣的意境,以及它引发的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代邑士送梁宰观赴昆山同知

南庐佳号。是自许孔明,经纶才调。

对柳鸣琴,凭花制锦,小试一同谈笑。

怎知画帘难驻,忽又星舆催召。

但谶得、耀碑潭水月,交光相照。驿道。春正好。

簇帐擎杯,听取殷勤祷。

略鲙松鲈,便膺芝凤,陵溯紫清津要。

当家得时行志,回首旧封文庙。

疏化雨,障狂澜不尽,生生芹藻。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摸鱼儿.寿虚谷

竹洲西、有人如玉,南柯一觉归早。

青山绿水亭轩旧,犹有未荒花草。谁信道。

又自爱湖光,买屋三间小。都无长好。

但凤跃雄文,蝇书小楷,转老转奇妙。

人间世,如许年高是少。浮生惟有闲好。

回头翻讶磻溪叟,轻把一丝抛了。凉新到。

记当日天香,露浴如今老。瑶卮寿晓。

称酒到眉间,醺醺醉也,儿女满前笑。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随湖南安抚赵德修自长沙回至澛鲁港,值其生日

碧油幢、一开藩后,便思量早归去。

工夫著紧新城好,风月万家笙鼓。游宴处。

要管领春光,补种花无数。何须更驻。

只画了潇湘,扁舟径发,挥手谢南楚。

江帆卸、撑入清溪绿树。家山三两程路。

安排小马随猿鹤,勾引诗朋酒侣。潇洒处。

是则是初心,只恐难留驻。忙须著句。

把泉石烟霞,平章一遍,回首凤纶舞。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满江红(其三)寿小叔母

修茂堂深,芳尘满、沈烟一朵。

帘半卷,好风催晓,晴光才破。

新润顿教萱草鬯,轻寒未放酴醾过。

称鱼轩、容与寿如山,群仙贺。琴帏底,声调和。

庭阶下,儿孙大。喜新来咿喔,又还添个。

总是人生如意处,休将时事关眉锁。

趁莺花、时节绮罗筵,年年作。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