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滇南

兵戈前路息,万里忆慈云。

冬岭春花艳,秋江暑气熏。

到时书少雁,去日梦随君。

最是悲凉处,遐荒收夕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僧人归滇南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远方的思念。首联“兵戈前路息,万里忆慈云”开篇即点明了战争平息,但诗人的心却因思念而跨越万里的距离,回想起慈祥的云彩,隐含着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

颔联“冬岭春花艳,秋江暑气熏”运用对比手法,以冬岭的春花之艳丽与秋江的暑气之熏蒸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也暗喻了人生旅途中的酸甜苦辣,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心中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始终不变。

颈联“到时书少雁,去日梦随君”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想象在僧人到达目的地时,书信稀少如雁,暗示了通信的不便,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人旅途平安的深深祝福。同时,“去日梦随君”一句,将梦境与现实相连,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梦境般伴随其左右,无法割舍。

尾联“最是悲凉处,遐荒收夕曛”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凉感。在遥远荒凉的地方,夕阳的余晖渐渐收敛,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表达了对僧人离去后孤独与寂寞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僧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

崔子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钱塘

越上曾游地,年深感寂寥。

山光随浦尽,海色共天遥。

古刹藏秋树,寒江送暮潮。

故人浑不见,愁绪酒难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吕家曲水寄别钱懋谷

曲抱孤村水,长流断岸阴。

借居方避地,言别又沾襟。

客久衰偏易,乡遥恨转深。

把君书在手,侵晓到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西岳

拔地莲花在,多年玉井湮。

黄河西有影,云栈四无邻。

冰窟难成水,枫香渐化人。

夕阳不易落,閒立数三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中秋夜半对月

准拟中秋月,归来拨闷看。

星疏悬海峤,风细驻林端。

老子兴不浅,清宵眠未安。

呼童重漉酒,旧事话团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