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涧上草堂徐昭法先生故居

先生居涧上,生死世相忘。

剩有三间屋,而无一瓣香。

冰霜堪久耐,薇蕨共谁尝。

留得潺潺水,终年护草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山涧之上的徐昭法先生的居所,充满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意境。首句“先生居涧上”直接点明了人物与地点,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接着,“生死世相忘”一句,表达了徐先生对世俗荣辱的淡漠态度,展现出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剩有三间屋,而无一瓣香”则进一步描绘了草堂的简朴,没有多余的装饰,也没有供奉神佛的香火,强调了徐先生的生活简单、纯粹,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富足而非物质的奢华。这同时也反映了他可能是一位崇尚自然、重视内心修为的隐士。

“冰霜堪久耐,薇蕨共谁尝”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冰霜象征着严酷的环境和时间的考验,薇蕨则是生长在恶劣条件下的植物,这里用来比喻徐先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曾经历过生活的艰苦,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留得潺潺水,终年护草堂”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水流不息地环绕着草堂,象征着徐先生的精神影响和生活痕迹将长久存在,如同流水般永恒。这句话不仅赞美了徐先生对周围环境的贡献,也表达了对他精神遗产的传承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徐昭法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生活哲学,以及他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收录诗词(3)

马日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落叶

秋声一夜撼林柯,极目江潭凄怆多。

北雁已辞边塞月,西风初起洞庭波。

飘零愁结兰成赋,摇落深悲宋玉歌。

忽忆故交征棹远,翻飞如叶度关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韩忠武王墓

古碑崒嵂倚荒丘,宋室存亡仗运筹。

十万敌兵来假道,八千骁骑截中流。

为惭南国输金辱,聊向西胡纵酒游。

埋骨青山遗恨在,寒风落日战松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暮秋访何雪芳城东读画楼醉后题壁

城上高楼俯碧波,楼头小住病维摩。

萧疏红树半溪冷,偃蹇青山两岸多。

抱膝目中无管乐,苦心句里有阴何。

与君且酌匏樽酒,明月钩帘一放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追悼友萍次立甫韵

门巷萧条冷若冰,城南一过恨填膺。

诔文作自先生妇,遗稿归于后死朋。

绝壑穷岩开面目,唐风宋格辨淄渑。

那堪池水都成墨,博得生平砚癖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