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拟十首(其六)

九龄起韶州,妻子家海滨。

又如帝室宝,海底珊瑚金。

人生有南北,此道无古今。

迢迢龙江上,鸿飞万里心。

晚菊有正性,托根寒水津。

不随黄叶秋,况争紫兰春。

依依抱晚节,冷艳排霜晨。

日暮碧云滋,折花思远人。

鸣雁不我待,霜露日夜新。

愿言垂采摘,岁晏委荆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物在韶州的孤独生活,与自然界的对比,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首先,“九龄起韶州,妻子家海滨。”开篇即点明人物的背景,他年轻时便离开家乡韶州,妻子则留在海滨,两地相隔,暗示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接着,“又如帝室宝,海底珊瑚金。”将人物比作珍贵的宝石,如同海底的珊瑚金,既表现了人物的高贵品质,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人生有南北,此道无古今。”这一句揭示了人生的普遍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都面临着相似的选择与困境,强调了人性的共通之处。

“迢迢龙江上,鸿飞万里心。”通过描绘遥远的龙江与飞翔的大雁,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远方的心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晚菊有正性,托根寒水津。”晚菊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保持本色,托根于寒水之边,寓意着人物虽处逆境,仍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

“不随黄叶秋,况争紫兰春。”晚菊不随落叶而凋零,更不会与春天的紫兰花争艳,表现出其独立自主、不慕虚名的品格。

“依依抱晚节,冷艳排霜晨。”晚菊紧守着自己的晚节,即使在寒冷的早晨,依然绽放着冷艳的花朵,象征着人物坚持原则、不畏艰难的精神。

“日暮碧云滋,折花思远人。”日落时分,碧云弥漫,诗人折取晚菊,心中满是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鸣雁不我待,霜露日夜新。”大雁南飞,却不等待诗人,霜露不断更替,时间无情地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愿言垂采摘,岁晏委荆榛。”最后,诗人希望有人能垂怜采摘这朵晚菊,等到年老之时,它却只能被荆棘覆盖,表达了对后世的期待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通过晚菊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人物的高洁品质,也反映了对生命、自然、时间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杂拟十首(其七)

空斋日无事,起坐横鸣琴。

明月入我牖,照见万古心。

古风不复还,中有太古音。

置琴挂壁上,吾道无古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拟十首(其八)

戚戚去故里,辛苦从军行。

黄沙翳白骨,麟阁垂功名。

西北秋风至,日暮愁云生。

火烧白草冈,水断黄河声。

天寒马屯缩,仰天为悲鸣。

男儿贵死难,义重鸿毛轻。

南登雕阴坂,北望骠骑营。

驻马千丈坡,射雕万里程。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杂拟十首(其九)

西北有高城,来往交河道。

古来征战地,白骨埋秋草。

人寿非金石,生男不待老。

不敢上谯楼,唯恐愁绝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杂拟十首(其十)

秦时筑上郡,汉家事西鄙。

边兵鏖雨雪,血涨黄河水。

千秋万岁后,魂魄来游此。

一诵古战场,悲风来万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