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谏所作,名为《宛转歌》。诗中描绘了一幅深夜独饮、思绪万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愁绪。
首句“月已高天,寒酒易销”以月高天寒起笔,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在深夜独自饮酒的情景。接着,“银缸频自剔,玉枕为谁调”两句,通过频繁点燃和调整银色的灯盏以及无人调换的玉枕,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孤独状态。灯盏的频繁点亮与熄灭,象征着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波动;而无人调换的玉枕,则暗示了他身边缺少陪伴。
“歌宛转,宛转清且怨”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歌声,既清脆又带着哀怨,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忧愁。接下来,“有泪恨偏多,无眠思还乱”两句,通过泪水与思念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表达了他对某人的深深思念与复杂的情绪。
“夜已半,云静星河烂”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但这种美景并未能抚平主人公内心的波澜。“宝鸭夜凉消,铜龙寒漏断”则通过描述夜间的寒冷与时间的流逝,再次强调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时间的无情。
最后,“歌宛转,宛转怨且长”总结了主人公的歌声,既婉转又充满怨恨,暗示了他对某种情境或人物的长久不满与思念。“相思江水远,夜夜那得忘”则以江水的遥远比喻相思之情的深沉,表达了主人公即使在每个夜晚也无法忘记心中所爱的强烈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成功地传达了主人公在深夜中的孤独、思念与愁绪,展现了其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