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春正十一日夜甫就寝,西邻弄笛,有低回宛转之致。倚枕不寐,复闻度曲声,心绪悠然,卧吟成调

春云阔。横吹按转西廊月。西廊月。

多情似昔,旧怀都别。霓裳散佚歌残叠。

春牵梦惹情千折。情千折。炉香还篆,玉梅红雪。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忆秦娥》描绘了春夜中月色与笛声交织的情境,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意境。

“春云阔”,开篇即以广阔春云起兴,暗示着春夜的辽远与宁静。“横吹按转西廊月”,笛声在月光下悠扬,仿佛顺着月光的轨迹缓缓流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西廊月”不仅点明了地点,也借月光的柔和与清冷,烘托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多情似昔,旧怀都别”,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对当前情境的感慨。这里的“多情”不仅仅是对笛声的感怀,更是对逝去时光和曾经情感的追忆,既有温暖的回忆,也有淡淡的哀愁。

“霓裳散佚歌残叠”,借用唐代宫廷乐舞《霓裳羽衣曲》的典故,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流逝与记忆中的片段重叠,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与怀旧色彩。“春牵梦惹情千折”,春意的牵引与梦境的撩拨,使得情感曲折多变,难以捉摸,体现了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情千折。炉香还篆,玉梅红雪。”结尾处,情感的千回百转与炉香的袅袅升起、玉梅的红艳与雪花的洁白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情感状态的具象化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纯净与矛盾并存的深刻揭示。炉香篆烟与玉梅红雪的景象,既是自然界的美好,也是内心世界的映照,寓意着情感的持久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忆秦娥》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夜的景色、笛声的韵律以及人物的情感巧妙融合,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怀念与对当下情境的微妙感受。

收录诗词(62)

裴维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埽花游.广惠寺葬亡姊,与董甥话旧

远空冻色,带梵响声声,荡愁不住。断钟剩鼓。

惹香花淡碧,纸钱飞素。雾汞欺松,暗染纤针翠缕。

变苍古。洒珠玑细圆,零乱休数。应是和泪雨。

作万点冰痕,坠黏阶树。垩红殿宇。

对灵旗半角,漏天难诉。旧劫尘销,但说神仙总误。

峭寒暮。闷垂鞭、马蹄归去。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高阳台

花气通帘,桐阴落几,晴斋校罢虫书。

小坐微吟,罗衣检试秋初。

墨痕犹艳新纨扇,旧题诗、凉思何如。

问年年、断句零笺,一半模糊。

閒心记取蓬山影,但情和水远,意比云孤。

芳信天涯,多应雁字来疏。

星河牛女还逢闰,料人閒、醉梦醒无。

倚西风、暗数良辰,漏箭铜壶。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高阳台.李古余遗墨这回来图

秋叶声乾,春华梦窄,楼台莫驻流光。

往迹谁寻,溪杨著遍新霜。

关河总入沧桑感,况细枝、横带垂杨。

问诗心、何许天涯,立尽苍茫。

閒愁不在登高处,在虫阶微雨,马背斜阳。

旧话贞元,银笙休按红腔。

鞭丝帽影长安道,算几经、饭熟黄粱。

剩西山、城角遥青,冷照衣裳。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采桑子

微暄庭院芭蕉展,不解愁悰。暗绿帘栊。

时漏斜阳一缕风。销魂不在春归路,春去无踪。

细草香茸。祗在屏山梦影中。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