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顾惟菲薄,纂历应期。中外同轨,夷狄来思。
乐用崇德,礼以陈词。夕惕若厉,钦奉弘基。
此诗描绘的是一种祭祀活动的庄重氛围,表达了对先祖崇高德行的敬仰之情以及维系传统礼制的重要性。首句“顾惟菲薄”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条件或能力的自谦,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待大事时的慎重态度;"纂历应期"则是说按照既定的礼仪进行祭祀活动,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安排。
"中外同轨"表明内外臣民共守一套规范和秩序,"夷狄来思"则意味着边疆民族也怀念并向往这一文化体系。这两句强调了礼制的普遍性和其对社会各阶层、不同族群所起到的凝聚作用。
"乐用崇德"说明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是音乐,这里的“乐”不仅是指音乐,更象征着一种和谐与尊贵;"礼以陈词"则表明在这样的场合,语言的使用也要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既是一种沟通,也是一种对先祖的尊敬。
"夕惕若厉"表现了诗人在祭祀活动结束后,心中仍然保留着深深的敬畏之情和不舍之意;"钦奉弘基"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先祖功业的崇拜,以及对其奠定基础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礼制的重视和传统文化的自豪。
不详
广乐既备,嘉荐既新。述先惟德,孝飨惟亲。
七献具举,五齐毕陈。锡兹祚福,于万斯春。
大业龙祉,徽音骏尊。潜居皇德,赫嗣天昆。
展仪宗祖,重诚孝孙。春秋无极,享奏存存。
巍巍累圣,穆穆重光。奄有区夏,祚启隆唐。
百蛮饮泽,万国来王。本枝亿载,鼎祚逾长。
肃肃清庙,赫赫玄猷。功高万古,化奄十洲。
中兴丕业,上荷天休。祗奉先构,礼备怀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