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精舍联

道迷前圣统;朋误远方来。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诗出自宋代朱熹的《沧州精舍联》,在诗中,朱熹以深邃的哲思和文雅的语言,探讨了道与迷、朋与误的主题,展现了其对人生、社会以及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道迷前圣统;朋误远方来。”这两句诗,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探索真理的艰难。"道迷前圣统",意指追寻大道的过程中,前人所建立的道德规范和传统体系可能会让人迷失方向,因为真理之路往往充满歧途和诱惑。"朋误远方来",则暗示了在追求真理的旅途中,朋友或同伴的误导可能导致我们偏离正轨,走向错误的道路。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提醒人们在探寻真理和道德时,需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外界的干扰,坚持自我,不被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朱熹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也体现了他对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困惑和挑战的深刻理解。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诗人鼓励读者在纷扰的世界中坚守本心,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追求真正的智慧和真理。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惜花

蝶散莺啼尚数枝,日斜风定更离披。

看多记得伤心事,金谷楼前委地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边上

戍楼吹角起征鸿,猎猎寒旌背晚风。

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

山河惨澹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

只此旅魂招未得,更堪回首夕阳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长安道中早行

客离孤馆一灯残,牢落星河欲曙天。

鸡唱未沈函谷月,雁声新度灞陵烟。

浮生已悟庄周蝶,壮志仍输祖逖鞭。

何事悠悠策羸马,此中辛苦过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旅泊桂州

暖风芳草竟芊绵,多病多愁负少年。

弱柳未胜寒食雨,好花争奈夕阳天。

溪边物色堪图画,林畔莺声似管弦。

独有离人开泪眼,强凭杯酒亦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