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其一○四)

钟谷不生豆苗,蒸砂岂能成饭。

大通智胜如来,一个担板底汉。

形式: 偈颂

翻译

钟谷之地不会生长豆苗,用蒸砂又怎能做出米饭。
大通智慧超过如来的存在,只是一个挑着扁担的普通汉子。

注释

钟谷:形容地势贫瘠或不适合生长作物。
生:生长。
豆苗:豆类植物的幼苗。
蒸砂:比喻徒劳无功的行为,试图通过加热砂石来变质或产生食物。
成饭:做成饭。
大通:广大的通达。
智胜:智慧超越。
如来:佛教中指佛陀,这里可能象征极高智慧。
担板底汉:挑着扁担的普通劳动者,形容平凡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颜所作的《颂古》系列之一。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两个现象作比,形象地表达了对佛法和修行的理解。"钟谷不生豆苗"比喻佛法高深之处不会生长世俗的欲望或执着,"蒸砂岂能成饭"则暗示仅凭外在形式或方法无法直接得到佛法的收获。接下来,诗人将"大通智胜如来"与"一个担板底汉"相对照,意在说明真正的智慧和觉悟并非来自身份地位,而是源于内心的彻悟,即使是看似平凡的人也可能具有大智慧。整体上,这首诗寓言式地传达了佛教关于修行和智慧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152)

释道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其八十七)

利刀自断命根,不要依草附木。

若有一法与人,永入拔舌地狱。

形式: 偈颂

颂古(其七)

不假文殊神通,休要罔明弹指。

尔时灵山会中,女子从定而起。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颂古(其八十二)

乾峰不用指陈,云门休打骨董。

自然东海鲤鱼,筑著帝释鼻孔。

形式: 偈颂 押[董]韵

颂古(其三十)

天子居闹市里,老僧在百草头。

摆手御街来往,不怕巡火所由。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