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其一)古愁分韵,示诸同慨者

楼深人静燕飞时。树密午阴迟。咒罢篆烟微。

启心事、莲台早知。

黄昏徙倚,萧风槭雨,母子耿相依。欲出却徘徊。

任长尽、虚庭绿苔。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内省的画面。"楼深人静燕飞时",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楼阁深处,人声寂寥,只有燕子轻盈地穿飞,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树密午阴迟"进一步渲染了午后的宁静,浓密的树荫使得时间仿佛停滞,午后的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显得格外悠长。

"咒罢篆烟微"中的"篆烟"通常指焚烧香料时袅袅上升的烟雾,这里可能暗指内心的忧虑或思绪如篆烟般缭绕。"启心事、莲台早知"则透露出词人试图向佛祖倾诉内心困扰,希望得到指引和宽慰。"莲台"象征佛座,寓意清净和智慧。

进入黄昏,词人独自在庭院中徘徊,"萧风槭雨"描绘了秋风瑟瑟、落叶飘零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气氛。"母子耿相依"一句,可能是词人对亲情的怀念,也可能寓言自己与佛的亲近关系。

最后,词人欲言又止,"欲出却徘徊",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任长尽、虚庭绿苔"则以庭院的荒芜和青苔的蔓延,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内心世界的孤独。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词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思考和寻求解脱的心境。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太常引(其二)

晓凉翠阁礼慈云。梵诵熟灵文。芳世老青春。

恁辜负、蔷薇小园。

无边画意,可能写得,流水古花源。市隐谢尘氛。

只心上、经香暗闻。

形式:

小重山(其一)

摩尼真色无定居。甓湖春水满,隐神珠。

夜香袅字上灯初。观心久,道气静团蒲。

昨梦忒怜余。愁中双鬓雪,更清癯。

起修书札托双鱼。殷勤问,将息近何如。

形式:

小重山(其二)

频岁家居多往还。晴窗常共饭,小盘桓。

如何半月隔容颜。些儿路,远比几重山。

且莫皱眉湾。朝朝询翠竹,报平安。

千丝茧绪尽须删。萧清地,换了寸心闲。

形式:

买陂塘(其一)重阳后,浣桐挈子女之连城,寄赠

甚匆匆、轻舟催发,蒲帆远影天际。

宵呼比户相惊苦,离乱眼中何世。谁左计。

恁萸菊良辰,斝酒何曾醉。遐征为底。

剩千里将雏,灯前抚顶,骨肉自温慰。荒冈外。

野水颓云一带。乡关回望迢递。

西风黄叶同飘泊,那解秋人离思。休寄慨。

祗旅箧无书,何以消闲晷。并愁觅睡。

放客梦皋兰,吟消孤月,倚枕听边吹。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