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二十九)方壶胜境

飞观图云镜水涵,拿空松柏与天参。

高冈翙羽鸣应六,曲渚寒蟾印有三。

鲁匠营心非美事,齐人扼掔只虚谈。

争如茅土仙人宅,十二金堂比不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圆明园中“方壶胜境”这一景点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园中建筑、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意蕴巧妙融合,展现了园内的独特魅力。

首联“飞观图云镜水涵,拿空松柏与天参”,开篇即以“飞观”、“云镜”、“水涵”、“拿空松柏”等形象生动的词汇,勾勒出园中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画面。观阁仿佛凌空而立,倒映在水中如同云镜,松柏挺拔直入云霄,与天空相接,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高冈翙羽鸣应六,曲渚寒蟾印有三”,进一步描绘了园中自然景观的生动与神秘。高高的山冈上,鸟儿振翅飞翔,其鸣声应和着某种特定的节奏或符号(“应六”),暗示了一种和谐与秩序。曲曲折折的水边,寒冷的月光下,仿佛有三个特殊的印记(“印有三”)留存在水面,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颈联“鲁匠营心非美事,齐人扼掔只虚谈”,转而对园内建筑的营造进行反思。这里借用典故,暗指园中建筑虽精巧,但是否真正体现了美的本质值得深思。鲁匠和齐人的故事,寓意着对于艺术与美的追求不应仅停留在表面形式,而应深入到内在的精神层面。

尾联“争如茅土仙人宅,十二金堂比不惭”,最后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华丽的人造建筑相比,茅土仙人之居更显得质朴而充满灵性,十二座金堂虽豪华,却无法与之相媲美。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推崇,以及对人工雕琢之美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圆明园“方壶胜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自然与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三十)澡身浴德

苓香含石髓,秋水长天色。

不竭亦不盈,是惟君子德。

我来俯空明,镜已默相识。

鱼跃与鸢飞,如如安乐国。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圆明园四十景诗.浣溪纱(其三十一)平湖秋月

不辨天光与水光。结璘池馆庆霄凉。

蓼烟荷露正苍茫。

白傅苏公风雅客,一杯相劝舞霓裳。

此时谁不道钱塘。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三十二)蓬岛瑶台

名葩绰约草葳蕤,隐映仙家白玉墀。

天上画图悬日月,水中楼阁浸琉璃。

鹭拳净沼波翻雪,燕贺新巢栋有芝。

海外方蓬原宇内,祖龙鞭石竟奚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三十三)接秀山房

烟霞供润浥,朝暮看遣兴。

户接西山秀,窗临北渚澄。

琴书吾所好,松竹古之朋。

彷佛云林衲,携筇共我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