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韵答江西美

菲饮箪壶食与浆,淡交非复世炎凉。

佳名谁合戎州绿,妙语端由太史黄。

无怨不须移孔议,有情未可老徐娘。

荷香袭坐忘归兴,不觉昏鸦影渡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不再饮酒,只以简陋的器皿盛食,清淡的交往不再是世间炎凉的常态。
美好的名声为何要与边疆的绿色相联,巧妙的话语源于太史黄氏的智慧。
不必因无怨言而改变孔子的主张,情感尚在,不应让徐娘老去。
荷花香气弥漫,让人忘了回家的念头,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乌鸦飞过池塘的影子映入眼帘。

注释

菲饮:简陋的饮食。
箪壶:竹篮和壶。
淡交:清淡的交往。
世炎凉:世间炎凉的人情世故。
佳名:美好的名声。
戎州:古代地名,今四川省宜宾市一带。
太史黄:指黄太史,具体人物未知,可能暗示某位有才华的史官。
移孔议:改变孔子的主张。
徐娘:原指年长但仍有风韵的女子,这里比喻保持青春活力。
荷香:荷花的香气。
归兴:回家的念头。
昏鸦:傍晚的乌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三次韵答江西美》。诗中,诗人以饮酒、简餐和淡泊交往起笔,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超然态度。他自嘲地提到在偏远的戎州(今四川宜宾一带)获得了一个清雅的别称,暗示了自己的隐逸生活。诗人称赞友人黄姓太史的妙语,表示对他才华的赞赏。

接着,诗人引用孔子的无怨哲学,表明自己不会因世俗偏见而改变立场,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认为即使岁月流逝,美好的情感不应衰退,如同徐娘虽老,风韵犹存。最后,诗人沉浸在荷香四溢的环境中,沉醉其中,连归家的兴趣都暂时忘却,直到黄昏时分,乌鸦归巢,才意识到天色已晚。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雅,通过日常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色,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珍视友情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上巳访杨廷秀赏牡丹于御书匾榜之斋其东园仅一亩为术者九名曰三三径意象绝新

杨监全胜贺监家,赐湖岂比赐书华。

四环自斸三三径,顷刻常开七七花。

门外有田聊伏腊,望中无处不烟霞。

却惭下客非摩诘,无画无诗只谩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与馆中同僚会邦衡侍郎于南山真珠园后两日翰苑作开讲会予不赴邦衡有诗见怀次韵

讲席人期相郑覃,石渠我忝继齐堪。

碧琳殿邃同宣召,白玉堂深接笑谈。

寓直敢陪东道主,登高尚想北山南。

洞岩胜集空回首,何日芒鞋许再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子中兄再示新诗以妃为僭次韵解嘲

妃即嫔嫱非并后,公卿虽备要严徐。

黄裳敢僣夫人服,紫袖聊瞻御坐裾。

石韫山辉元倚玉,媠飞海运本名鱼。

莫因韩李同佳传,便废千年太史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己未二月十七日会同甲次旧韵

里仁初不问山川,身健从交换岁年。

红紫丁宁容老圃,丹青点化属诗仙。

情均雁序兼莺友,寿贯犀颅映鹤肩。

莫算酒行徵罚令,一株花下一杯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