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有作

死前生后事无涯,只系皇天不系才。

得酒直须千日卧,摊书空过十年来。

身同海燕家长寄,日与河鱼夜并开。

深掩柴门对童稚,一冬飞尽故园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岁暮有作》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死、才华、时间、生活琐事以及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联“死前生后事无涯,只系皇天不系才”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控。诗人认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人生中的种种经历都是无穷无尽的,而这些都只能归因于命运的安排,而非个人才华所能决定。这种对命运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颔联“得酒直须千日卧,摊书空过十年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主张在得到美酒时,应尽情享受,甚至可以沉醉其中,仿佛要与世隔绝,度过千日之久。同时,对于书籍,他则认为即便花费十年的时间去阅读,也可能会徒劳无功,暗示了对知识获取过程的反思。

颈联“身同海燕家长寄,日与河鱼夜并开”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海燕和河鱼,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漂泊不定和时间的流逝。海燕象征着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而河鱼则代表了时间的流逝,日夜交替,岁月如梭。

尾联“深掩柴门对童稚,一冬飞尽故园梅”则转向了家庭和自然的温馨画面。诗人选择在深冬时节,远离尘嚣,与家人共度时光,面对着窗外逐渐凋零的梅花,表达了对亲情和自然美的珍惜与向往。这一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追求和赞美。

整体而言,《岁暮有作》通过对生死、才华、时间、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诗中既有对命运的无奈,也有对生活真谛的追寻,以及对家庭与自然的深情眷恋,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人生画卷。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寄李相如

南方归客尽能传,玉貌虬须各宛然。

马上诗成临战处,幕中筹算未形先。

天悬山驿三千里,醉别江船十八年。

莫讶双鱼频不到,昆池流水入西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客亭逢屈泰士

山阁依依杨柳新,别君同惜少年身。

追寻许事如前日,已觉相逢是老人。

仗剑几时回鸟道,攀髯无复望龙鳞。

秋江酒醒还分手,各掩柴门到好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下华首台留别旋庵海发上人

木绵花发似春风,不信登临是岁终。

百粤晴江山色外,六时行径水声中。

自来下土为游子,肯料东林别远公。

他夜相思何处望,白云天上佛灯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木绵花歌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

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

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

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英拟化珊瑚树。

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