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士瞻游历元代云门寺的所见所感。首句"洋屿江头云门寺"点明了地点,位于江边的云门寺,环境清幽。"夤缘石磴上青天"则写出山路陡峭,但诗人兴致勃勃,直登至高处。
接下来两句"郑家祠堂如一日,梵王宫殿经千年",通过祠堂与宫殿的对比,展现出寺庙历史的悠久,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给人一种庄重而古老的气息。
"鲸音发响啸山鬼,荔子磨丹供别筵"运用了奇特的意象,"鲸音"可能指的是寺庙钟声,形容其宏大,"荔子磨丹"则暗示了当地的物产和节日庆典。诗人借此表达对寺中生活的独特体验。
最后两句"政恐苍生渴霖雨,漫将诗句破蛮烟",诗人担心百姓渴望甘霖,自己却只能以诗文来驱散眼前的烟雾,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责任感,也寓含了对民生的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描绘了云门寺的风貌,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