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暗阶前路,苔冶林外家。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静谧的景象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雨暗阶前路,苔冶林外家。"
首句“雨暗阶前路”,以“暗”字渲染出雨天的朦胧氛围,雨滴洒落在台阶上,模糊了前方的道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意境。接着,“苔冶林外家”,则将视线转向远方,通过“林外家”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这里的“冶”字,不仅指出了苔藓的生长状态,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生机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天特有的宁静与美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雨中美景,更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人间八月秋光好,芙蓉溪上春酣酣。
宛陵堂下探梅时。
冰壶骨相自清臞。
洪府西山最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