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张篯的《调任长安过灞桥(其二)》表达了对长安官场生活的感慨。首句“闻道长安不易居”暗示了长安作为政治中心,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不易长久居住。诗人以“折腰元亮”暗指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元亮是陶渊明的字,他曾经拒绝官场,选择归隐,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于繁杂官务的思考。
次句“折腰元亮意何如”,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询问自己是否也能像他那样坚守初心,不为官场琐事所累。这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由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送迎忙似桥边柳,莫笑邮亭绿影疏”描绘了长安官场中送往迎来的繁忙景象,如同桥头的柳树随风摇曳,无暇停歇。诗人提醒自己,即使邮亭(驿站)的绿色身影显得稀疏,也不要嘲笑或轻视,可能这是官场常态,需要淡然处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感受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长安官场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官场生活的洞察,也有对自我价值观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