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衡山小郭对风汀,客子扁舟复此经。
岳顶断云归海徼,天边残照落郊坰。
苍茫野色横江暝,萧瑟秋声隔树听。
垂老欲寻王十八,芙蓉何处采曾青。
这首清代毛国翰的《再过衡山县》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衡山时的景象。首句“衡山小郭对风汀”,点出衡山脚下县城的风貌,与江边的风汀相映成趣。次句“客子扁舟复此经”则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乘舟重访的感慨。
第三句“岳顶断云归海徼”,写衡山顶峰的云雾仿佛要回归大海,展现了山势的壮丽和云气的灵动。接着,“天边残照落郊坰”描绘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郊野的宁静画面。
“苍茫野色横江暝”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江面与远方田野的迷茫景色,而“萧瑟秋声隔树听”则通过秋风吹过树林的声音,传递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最后两句“垂老欲寻王十八,芙蓉何处采曾青”,诗人借古人王十八的典故,表达自己年事已高,想要寻找如王十八般的人物共话,同时又感叹不知何处能采摘到象征青春的芙蓉花,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衡山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游子情怀和人生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云阳山下雨初晴,南上高原见石城。
山路无人花自发,竹林终日鹧鸪声。
盗贼仍蛮塞,山林自腐儒。
眼随飞鸟倦,心共断云孤。
寒尽鱼龙起,春回草木苏。
感时怀济物,无术卧江湖。
古寺翠微里,风铃春殿间。
轻阴疑照水,薄雾欲藏山。
溪鸟通禅意,林花驻客颜。
忽惊尘世梦,钟磬响云间。
云气竟朝夕,野色连高树。
雨晦山更深,苍然春欲暮。
斋中眺西岭,郭门向山路。
相望惟白烟,不见前溪路。
忆我昔同袍,周旋惬情素。
中牟政多暇,襄阳忝清顾。
遂果云山约,冥搜豁幽趣。
势殊愿易秉,事往境成故。
滞迹东南久,去帆西北鹜。
崇冈黯天陲,逝水连云注。
长谣对清樽,离心不可度。
何当风日佳,相期展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