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送刘侯归云中六首(其三)

古人重在民,今人重在官。

官威日赫赫,民力何能宽。

县吏夜持符,赋役纷无端。

春蚕寒未下,春苗生未繁。

急解妇子裾,典当充朝餐。

生计岂不念,所惜肢体残。

大位取快意,不问穷途寒。

卓哉阳亢宗,芳声今未刊。

君去谁当语,俛首摧心肝。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官民之间的矛盾与不公。诗人以“古人重在民,今人重在官”开篇,对比古人与今人的价值观,指出现今社会更重视官员的地位和权力,而忽视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权益。

接着,诗人通过“官威日赫赫,民力何能宽”描绘了官员权力膨胀、压迫民众的情景,进一步揭示了官民之间力量的悬殊。随后,具体描述了县吏夜间持符征税,导致赋役繁多,使得春蚕无法下种,春苗生长缓慢,百姓生活困苦,不得不典当衣物以充朝餐。

诗人通过“生计岂不念,所惜肢体残”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同情,指出他们虽然渴望改善生活,但身体已因长期劳作而疲惫不堪。最后,“大位取快意,不问穷途寒”批评了高层官员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底层民众疾苦的现象。

“卓哉阳亢宗,芳声今未刊”赞扬了像阳亢宗这样的正直官员,他们的名声至今仍被传颂。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又有谁能为这些困境中的百姓发声呢?“君去谁当语,俛首摧心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忧虑,以及对有能力改变现状之人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问题,如官民矛盾、赋役沉重、民生艰难等,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关怀的关注。

收录诗词(245)

孙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愁送刘侯归云中六首(其四)

念君不可留,春夜不成寝。

月落星历历,风来树凛凛。

孤琴系床头,尘埃没囊锦。

乘兴时一弄,古调愧题品。

西邻张华筵,筝笛正豪饮。

万事只如此,洗耳且高枕。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春愁送刘侯归云中六首(其五)

缈缈云中山,曲曲山下路。

杲杲春日明,霭霭春云度。

唐风宛未改,汾水波扬素。

计君归日程,正当三月暮。

清樽对落花,莫问尘与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春愁送刘侯归云中六首(其六)

我有双宝剑,来自阖庐宫。

上有百宝环,下有千金玒。

入水斩蛟鼍,入山斩罴熊。

三年不得试,开匣生冷风。

临岐解相赠,归去时磨砻。

惜哉两无用,所贵心相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谢孟都宪时元四首(其一)

我爱鲁仲连,气吞天下士。

谈笑解纷争,黄金等敝屣。

拍天东海波,勇蹈固无怼。

九原如可作,执鞭亦何愧。

渔阳隔重云,漳河注双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