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忠肃公祠墓

怀来城北烟尘昏,十年武备徒纷奔。

天子以国徇阉寺,旦夕势欲无中原。

此时一木支大厦,举朝无人一司马。

国有君矣君自归,议和议迁何为者。

玺书既通战屡捷,奇货空居失所挟。

假令襁褓遽承祧,不宋高宗即卫辄。

野狐南来盘石固,降敕自避贤者路。

上羞宗庙下臣民,高揖南宫岂云锢。

前星不耀帝星移,祀有主者非君谁。

小臣贪功事侥幸,向也沙漠今宫帷。

夺门金印大如斗,不死麒麟吠群狗。

危身误国君不恤,杀一忠臣辨何有。

衣冠东市无惊惶,以奠鼎鬯陈高皇。

至今空山拜祠墓,英风赤日昭穹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傅玉书的《干忠肃公祠墓》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表达了对明朝末年政治腐败、阉党专权的痛惜,以及对忠臣干忠肃公的敬仰。诗中通过怀来城北的历史场景,描绘了国家动荡、武备纷乱的景象,天子被宦官左右,决策失误,导致中原局势危殆。

"一木支大厦"象征着干忠肃公这样的忠臣在危难之际支撑国家,而"举朝无人一司马"则揭示了朝廷内外的无力与混乱。诗人批评了君王的懦弱和朝廷官员的无所作为,同时指出即使在战事不利时,干忠肃公仍坚持抗争,试图维护国家尊严。

"玺书既通战屡捷"赞扬了干忠肃公的英勇,但"奇货空居失所挟"暗示了奸佞势力的得逞。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干忠肃公如果早登基或许能扭转乾坤的假设,以及他坚守道义、避开权贵的行为。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慨于干忠肃公的悲剧命运,尽管他忠心耿耿,却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衣冠东市无惊惶"反映了民众对他的敬仰,"奠鼎鬯陈高皇"表达了对明皇室的怀念,"英风赤日昭穹苍"则是对干忠肃公高尚品格的永恒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干忠肃公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对忠诚与正义的颂扬,以及对腐败政治的批判。

收录诗词(5)

傅玉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仲秋同人拟补韩昌黎登华岳诗即用韩衡山诗韵

臣承帝命佐相公,乘骢司马行师中。

天威遥夺魑魅魄,敌忾争效貔虎雄。

涂经华岳纵轻策,万八千丈诚难穷。

此时清霁值秋半,臣掌岌嶪生高风。

意象惨淡慎语笑,真觉呼吸青旻通。

白云丹霞起足下,绣苔石室嵌晴空。

天台势拄玉宇正,莲华光抱朱曦融。

省方西极帝所驻,岳灵守护非其宫。

真泉玉盆混虚碧,瑶芝琪树纷蕤红。

采芝酌泉食且饮,芳香精白生予衷。

俯仰六合但直视,凭吊万世惭藐躬。

古称登岱小天下,孔子既没无敢同。

自顾不在弟子列,斯文未丧责未终。

即如此行庙算定,雅颂待纪神圣功。

题诗未毕日将入,洪河落处烟冥濛。

照我苍颜立华顶,挥洒爽气横关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黄河五堤咏.遥堤

凭处亘地轴,蜿蜒宁计里。

何处鱼鳞屋,陡觉鳌背起,愿巩千百年,黄流不到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黄河五堤咏.缕堤

黄河易停沙,恃此一束力。

东注建瓴势,犀利划南北。

敬告阳侯乡,勿谓太相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黄河五堤咏.夹堤

截流拟当关,扼要见控制。

夹辅相与长,唇齿得其势。

夭矫双游龙,攫爪入云际。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