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尽恋长生养性灵,力求大药扣玄扃。
庄生自有逍遥论,不道千龄胜百龄。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名为《胡学士在北京闻予病寄诗慰问次韵奉酬(其七)》。诗中表达了对长生与养性的追求,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人引用了庄子的“逍遥论”,强调了超越年龄界限的生命意义,认为千年的寿命并不一定比百年更胜一筹。整首诗在表达对健康与长寿的向往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精神境界提升的重视,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价值的独特见解。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马头近见红心驿,茅屋参差半酒家。
潇洒赤栏桥外柳,西风吹折数枝斜。
肠断经年隔死生,因何随梦到行营。
营前淮水深千丈,得及人间父子情。
绕膝踉跄捧一编,分明梦里见娟娟。
临淮营内中宵月,应照来生未了缘。
月转西林晓雾收,霜华如雪拥貂裘。
马前清景山无数,带得馀酣过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