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秋兴二首(其二)

驻跸依林麓,风多野水鸣。

旌旗飘暮霭,铙吹咽边声。

鸡塞霜逾白,龙沙风更清。

却看行殿外,诸部尽欢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胤禛在塞外巡视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驻跸依林麓”,点明了皇帝停留的位置,靠近山林的低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肃穆的氛围。接着,“风多野水鸣”一句,通过描写大风吹过原野,使得水流发出声响,生动展现了塞外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辽阔与荒凉。

“旌旗飘暮霭,铙吹咽边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壮观场面。旗帜在傍晚的雾气中飘扬,显得格外醒目;而乐队演奏的声音似乎被风声掩盖,显得有些低沉,营造了一种庄严而又略带悲壮的气氛。

“鸡塞霜逾白,龙沙风更清”则将视线转向了更远处,鸡塞之地的霜雪更加洁白,龙沙之地的风更为清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塞外独特的自然风光,也暗含了对边疆安宁的期待和赞美。

最后,“却看行殿外,诸部尽欢迎”表达了皇帝回望行宫时,看到各部落前来迎接的情景,既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和谐画面,也反映了皇帝巡视边疆、安抚民众的治国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塞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展现了清朝皇帝巡视边疆的场景,既有壮丽的自然之美,也有深沉的历史韵味,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11)

胤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范蠡载归图

独有艰危时,方见子臣职。

吴越争雌雄,彼此各努力。

夫差好拒谏,只为红颜惑。

所以范大夫,留之恐倾国。

功成载归湖,斯意无人识。

朗然照青史,去往皆可式。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答友

笔健如锥世共称,开缄但觉雾云兴。

深藏未许悬斋壁,直恐龙蛇带雨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瀛台泛舟二首(其一)

春深游上苑,鼓枻荡中流。

波涌方壶岛,林开翡翠楼。

落花飘两岸,垂柳拂扁舟。

此日欢无极,君恩被特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瀛台泛舟二首(其二)

暮转西池棹,风微锦波平。

蜻蜓闲自得,鸂鶒递和鸣。

举网双鳞获,停杯四韵成。仙山何处访?

此即是蓬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