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和通伯侍御(其二)

万象同归造化门,含弘光大总无痕。

中原有子谁轻鲁,厚德何人不仰坤。

绝顶最高惟日见,阴岩极下有雷奔。

诸公肯作寻常看,自古山存道亦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展现了对自然与道德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如“万象同归造化门”、“绝顶最高惟日见”,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与和谐的赞叹。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道德品质的推崇,“中原有子谁轻鲁,厚德何人不仰坤”,强调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们都应该尊重和学习这种品质。

进一步地,诗人将自然景观与道德哲学相结合,通过“阴岩极下有雷奔”这一形象,暗示了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道德的力量也能像雷声一样震撼人心。最后,“诸公肯作寻常看,自古山存道亦存”一句,表达了对道德与自然永恒不变的信念,即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到并实践道德,那么道德与自然的真理就会永远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泰山的壮丽景色,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自然与道德之间的联系,以及道德在人类社会中的永恒价值。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周景明父旧曾请余铭墓

中郎有道非吾汝,石尾何由亦贱名。

大手谁家无愧色,善人此老或平生。

百年可考诸儿子,千古何穷一墓铭。

曾过苍峰竹山路,白云真个满佳城。

形式: 七言律诗

云潭为周文都作

天地斯文元未老,百年曾到岭南无。

偶观陈子云潭记,便是濂溪太极图。

龙马龟书千古在,青天北斗几星孤。

凭君着我西窗眼,卖免人间或老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拾地耳

野老贫无分外求,每将地耳作珍羞。

山晴老仆还堪拾,客到明朝更可留。

人世百年閒自乐,山斋一饭饱还休。

曲肱偶得同疏食,不是乾坤又孔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阳杂兴(其一)

柴门两月闭苍苔,老病何人得好怀。

短发乱从头上白,重阳偏是雨中来。

黄精瘦地锄空把,北斗沧江首正回。

赖有黄花知老子,东篱深傍酒杯开。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