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游斜川

山行无前期,佳处辄小休。

爱此岩壑名,慰我寂寞游。

沿缘一水曲,目运心自流。

洄洑类修蛇,呀呷如惊鸥。

寻源忽而止,惆怅复经邱。

邱中戴胜鸣,关关互相俦。

农歌隔田水,此唱疑彼酬。

丈人吾师乎,知有秦汉不。

枕流虽未能,乐水且忘忧。

顾惭濠濮趣,天机犹外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山间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山行无前期,佳处辄小休”表达了诗人随性而行,遇见美景便驻足欣赏的生活态度。接着,“爱此岩壑名,慰我寂寞游”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在孤独旅程中的心灵慰藉。

“沿缘一水曲,目运心自流”写出了诗人沿着水流蜿蜒前行,目光随着流水流转,内心也随之流动的状态,生动地展现了山水之间的互动与和谐。接下来的“洄洑类修蛇,呀呷如惊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曲折与波澜,以及水面上鸥鸟的惊飞,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寻源忽而止,惆怅复经邱”描述了诗人探寻源头时的意外终止,以及之后的失落与继续前行的心情。这一段既表现了探索未知的渴望,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邱中戴胜鸣,关关互相俦”则转向对自然声音的关注,通过描写田野中戴胜鸟的鸣叫,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随后,“农歌隔田水,此唱疑彼酬”则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场景,通过农人在田间歌唱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丈人吾师乎,知有秦汉不”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于历史文化的思考。“枕流虽未能,乐水且忘忧”则体现了诗人对水的喜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顾惭濠濮趣,天机犹外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追求的反思,以及对于自然之道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

在昔闻桃源,渔人一来践。

蹑寻久未得,怆恨岂能免。

番番市南翁,迹迩心自缅。

力穑同齐民,传家师上善。

手植千树花,春至令人远。

我行流水上,心荡不知返。

游侣亦相忘,缘源弄清浅。

形式: 古风

和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旧谷满场圃,知子良非贫。

糟床注春醪,酬汝四体勤。

开轩一笑粲,莫适为主人。

荈芽花乳香,鲙缕银丝新。

咄嗟行酒炙,童仆皆欣欣。

中原有格斗,行子劳问津。

不能济时代,甘与农圃邻。

逝辞谢景夷,来就刘遗民。

形式: 古风

和止酒

昔和岐亭诗,见杀即劝止。

欲将不见闻,摄入见闻里。

迩来纵鸾刀,老饕何氏子。

譬彼刚制酒,触酒复欢喜。

默思丧乱来,冤魂呼不起。

糟猪恣咀嚼,舂磨无天理。

是生皆恶死,何分物与己。

巳物既不分,微命亦同矣。

断杀有顿渐,悲力无涯涘。

从嘲儒入墨,杀牛逊礿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停云

密云在郊,?其思雨。瞻望金台,道路修阻。

倾盖得朋,孤琴载抚。尔骖既停,我辀斯伫。

有晦者学,千祀冥濛。我障我疏,如彼河江。

月出皎兮,谈话西窗。抗怀古初,掉鞅以从。

春葩曜林,秋丧其荣。子落华芬,孔思周情。

于古有言,斯迈斯征。尊闻行知,以勖鄙生。

水有澄波,松无改柯。舆卫具矣,式鸣鸾和。

嗷嗷苍生,望子实多。我亦枕戈,如祖生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