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卢琦的《游东林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隐居图。首句“窈窕东林里”以形容词“窈窕”修饰东林里的环境,暗示了路径曲折、景色宜人的特点。次句“幽人此结庵”点出诗人所游之处是位隐士的庵庐,透露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清幽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檐松青郁郁,庭草绿毵毵”,通过描绘屋檐下挺拔的松树和满院翠绿的草丛,展现了庵庐周围的生机盎然,以及诗人内心的恬淡与宁静。诗人身处其中,“对景应无住”,表明他已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谈禅向已参”则暗示诗人可能在与僧侣交谈佛法,或是独自沉思禅理,已经有所领悟。最后一句“静观心自在,明月照澄潭”,以明亮的月光映照清澈的潭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明与心境的自由自在,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林庵的自然风光和隐居生活的宁静,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