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比陆贾与叔孙通,以及对“尔曹”(指当时的士人)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才与治国理念的深刻见解。陆贾与叔孙通皆为汉初重臣,陆贾著《新语》,叔孙通定礼仪,他们以诗书和礼乐润色了汉朝的江山,使国家文化得以繁荣。而“尔曹”虽自诩为“真王佐”,即真正的辅佐之才,但并未真正展现出治理国家的才能,犹如威凤与文鹓未能驯服,比喻其尚未达到真正的治国水平。
此诗借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于人才选拔与培养的重视,强调了治国者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学识,更需有实际的治理能力。同时,也暗含了对于当时士人空谈理论、缺乏实践能力的批评,呼吁人才不仅要读书明理,更要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