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成四十二首(其十)

燕山楚水曾为客,惯听霜砧捣月明。

不似新愁怕新雁,秋风吹落两三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燕山楚水的经历,以及对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首句“燕山楚水曾为客”,点明了诗人的行旅生活,燕山和楚水代表了广阔的空间,而“曾为客”则暗示了诗人过往的漂泊与经历。接下来,“惯听霜砧捣月明”,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感受,霜砧捣衣的声音在月光下回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后两句“不似新愁怕新雁,秋风吹落两三声”,则是情感的转折与深化。诗人将自己内心的忧虑与恐惧比作对新雁的害怕,新雁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或变化,而诗人却因新愁而感到畏惧。最后,秋风的吹拂,带来了两三声雁鸣,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未知与变化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情感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自然宇宙之间关系的独特思考。

收录诗词(199)

马臻(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虚中。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 字:志道
  • 籍贯:钱塘(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54——?

相关古诗词

谩成四十二首(其十一)

晴日穿花煖似烘,风檐微动玉丁冬。

山童睡起心无事,斫得筇枝补鹤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谩成四十二首(其十二)

云归雨歇湖水平,五色螮蝀山边明。

唱歌舟子采菱去,十里柳堤蝉乱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筠轩诗韵

幽轩列万竹,惬此冲澹襟。

乃知心迹远,不在山林深。

客散动秋影,鹤归分夕阴。

至乐寓言外,任鼓昭文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画意四首(其一)

红尘海里懒低颜,石路迢遥入乱山。

拟向云边种黄独,几时容我屋三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