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隋家二世厌衮衣,不御丹扆朝华夷。

汴水东流三百里,行宫夹道花离离。

交刀剪落鸳鸯绮,高展牙樯照江水。

承恩侍从千蛾眉,深锁洞房娇不起。

九华帐里醉浓香,回首烽烟暗晋阳。

花月歌阑花落尽,空城秋雨青芜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隋朝末年宫廷的衰败景象,以及其后世的荒凉与变迁。开篇“隋家二世厌衮衣”,点明了故事背景,隋朝第二位皇帝对帝位的厌倦,暗示了权力更迭的必然性。接着,“不御丹扆朝华夷”描述了皇帝不再亲政,国家治理出现了问题,使得四方诸侯不再臣服。

“汴水东流三百里,行宫夹道花离离”两句,以自然景观的衰败象征着政治局势的动荡。汴水东流,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王朝的衰败;行宫旁的花朵离离,既是对繁华不再的感叹,也是对往昔荣光的追忆。

“交刀剪落鸳鸯绮,高展牙樯照江水”描绘了宫廷内部的奢华与腐朽。交刀象征着权力斗争,剪落鸳鸯绮则暗示了爱情与忠诚的破碎。高展的牙樯(装饰精美的船只)在江水中反射出光芒,却无法掩盖宫廷的衰败与腐败。

“承恩侍从千蛾眉,深锁洞房娇不起”通过描绘侍女的哀怨,反映了宫廷生活的空虚与悲哀。千蛾眉代表众多的侍女,她们虽然得到皇帝的宠爱,但内心深处却感到寂寞与无助,深锁的洞房更是象征了她们被禁锢的生活状态。

“九华帐里醉浓香,回首烽烟暗晋阳”将目光转向远方,晋阳的烽烟暗淡,预示着北方边疆的不安定,与宫廷内的奢靡形成鲜明对比。九华帐里的醉酒,象征着统治者的沉溺与麻木,对国家危机的忽视。

最后,“花月歌阑花落尽,空城秋雨青芜荒”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花月歌阑意味着繁华已逝,花落尽象征着生命的凋零,空城秋雨则是对荒凉景象的直接描绘。青芜荒则进一步强调了土地的荒废,整个画面充满了凄凉与衰败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隋朝末年宫廷衰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权力更迭、腐败与衰败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丘园旧隐图

亚卿昔作桐江客,拟向丘园终隐迹。

严陵滩上富春山,烟水林泉已成癖。

中天午夜客星明,遂别云萝谒紫京。

玉殿含香频入奏,仙闱视草久题名。

承恩出赞滇阳治,万里山川归揽辔。

千重鸟道入云端,一派江流落天际。

却思高卧在家乡,小槛閒窗六月凉。

明月到时松影转,晚风生处藕花香。

知君已受西南托,莫恋东州旧行乐。

须待功成报圣明,濯缨重问沧浪约。

形式: 古风

题画

春林一雨花成泥,万丝深处残莺啼。

舍南舍北水涨溪,出门有马不可骑。

千岩万壑烟雾迷,近山一带横峨嵋。

须臾开霁朝日晞,青嶂突出临溪湄。

宛如故旧久别离,邂逅忽见皆忘机。

长松脩竹交凝晖,空翠蔼蔼湿不飞。

萝窗寥寥春昼迟,蕙帐梦熟眠多时。

北山有文宁用移,买山岂假襄阳赀。

客来莫怪衡门低,并讶花径深逶迤。

芊芊芳草剪碧齐,自是辙迹长年稀。

画中人物知为谁,高尚当出晋义熙。

抱琴载酒将安之,飘然不受尘鞅縻。

我辞渔钓游京师,秋风卷空旧茅茨。

五湖买艇复奚疑,行须早听关门鸡。

返怀荣沾雨露私,青鞋徒忆寻山蹊。

林泉故人倘念我,它年别订瑶华期。

形式: 古风

送郑御史佥宪四川

郑君夙抱青云志,十载未能施利器。

束书曾向西南游,汉蜀山川归揽辔。

名藩大府币郊迎,肯屈大材从小试。

下帏涵润百氏言,闭户研穷六经义。

胸中蕴蓄既汪洋,笔底文词转滂沛。

长风骤疾挂高帆,峻坂崎岖奔逸骥。

潜渊神彩竟难藏,冲斗虹光终莫閟。

我皇嗣位握乾符,诏遣轺车求俊乂。

幡然远应荐章来,阙下才华推贾谊。

玉堂编纂列群英,金匮抽书发中秘。

嘉谟盛训与讨论,圣德神功烦载纪。

词林本自号神仙,象服矧兼金豸贵。

编成上献黼座前,宝匣封缄贻永世。

内帑盘花文绮霞,仪曹奉敕亲颁赐。

金章紫诰出九重,全蜀黎民付专治。

手持宪节望剑关,一路风霜变凄厉。

亲知送别登凤台,四座喧呼增意气。

嗟予识君虽恨迟,每读雄文如旧契。

人生相知良独难,浮世佳逢亦非易。

樽前兴发酒再沽,橐内金空衣可质。

志士谁当严韅靷,丈夫不用多轩轾。

长歌赠君情奈何,苦节冰霜劝君励。

形式: 古风

古砖篆文歌

范阳卢君好奇古,罗网前闻用心苦。

荒岩穷泽遍探求,断画残钩总裒聚。

昔过僧宇见陶甓,上隐遗书可瞻睹。

斑痕不假琢石磨,缺角宁烦炼金补。

剥苔剜藓试研寻,浣土涤尘细摩拊。

未知纤悉无舛讹,已觉纵横合规矩。

疑从盆缶窥禹鼎,似向萑蒲获荆楛。

世远那能究源委,纹完尚可推编部。

诡形转摺龙盘拿,逸态飞腾凤骞舞。

整如康衢驾列驷,踞若高冈蹲怒虎。

气吞鄢郢练三千,价陋咸阳城十五。

蛇奔虺走莫徒誇,剑拔弩张安足数。

范模既不类臣斯,体骨未应同诅楚。

恍驾孔壁得科斗,真讶岐阳逢石鼓。

吁嗟篆法多变化,惆怅简书趋莽卤。

不知此字谁挥洒,欲与籀史争参伍。

缅想东吴称霸强,曾闻季札听韶濩。

一时文物岂无传,千古字书当有祖。

后人自合重千金,故物不宜充百堵。

拟令仆夫遂携挟,无奈主僧犹吝予。

中心往来累暮朝,缠次周流更子午。

我昨重来经旧地,卢君已殁归荒土。

壁倾僧去物幸存,水濯雨淋文不窳。

巴夷那识贵阳春,瓯骆由来贱章甫。

世无博雅同赏鉴,独发长吁为收取。

终然雄剑起丰城,毕竟明珠还合浦。

可怜卢君难复生,赖有阮咸能嗣武。

尝临沧海眺三韩,曾入青徐吊梁父。

箧里富储金石录,胸中宏辟图书府。

愿言持送归宝藏,请共知音辨鱼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