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凭儒术罢戈鋋。

田单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当年的“聊城之战”整整持续了一年齐军都未攻下,最后竟然只用攻心之术就大败燕军。
田单使用“火牛阵”抵御齐军攻打,最后却因鲁仲连的一封劝降书而军心涣散,不得不撤兵。

注释

刃血攻聊:指战国时期破燕复齐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聊城之战”。
已越年:聊城之战中,由于守聊燕军拼死抵抗,齐军久攻不下,战争持续一年之久。
儒术:指鲁仲连采取攻心战术通过和平方式使燕军投降。
田单:齐国将领,破燕复齐战争的军事统帅。
烧牛计:指破燕复齐的经典战役“火牛阵”。
一箭:鲁仲连把劝降书绑在箭上射进聊城,瓦解守聊燕军的士气,使之最终放弃聊城撤兵。
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贤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恢复。开篇“刃血攻聊已越年”表达了长久的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牺牲,而“竟凭儒术罢戈鋋”则指战事结束,转向文治,这里的“儒术”代表的是和平、礼仪之道。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接着,“田单漫逞烧牛计”中的“田单”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将 田单,他以智取之术而著称,这里提及他的名字可能是在赞扬其用兵如神。"烧牛计"则是田单的一次军事谋略,用火牛攻击敌人,显示了古代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敢。

最后,“一箭终输鲁仲连”中“鲁仲连”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他以勇猛闻名,而“一箭终输”则表达了一种即便是英勇如鲁仲连之人,也可能因为一次失误而失败的宿命感。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田单与鲁仲连,强调了战争中的不确定性和英雄人物的凡人一面。

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63)

汪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 字: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铜雀台

铜雀台成玉座空,短歌长袖尽悲风。

不知仙驾归何处,徒遣颦眉望汉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隋柳

夹浪分堤万树馀,为迎龙舸到江都。

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彭泽

鹤爱孤松云爱山,宦情微禄免相关。

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斑竹祠

九处烟霞九处昏,一回延首一销魂。

因凭直节流红泪,图得千秋见血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