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曾霖寰民部白下见寄

马足经时失,今看骨转高。

气清郎署月,声起大江涛。

谁共青绫被,犹分金错刀。

途穷知阮恸,效拙见潘毛。

龙蠖惟公等,乾坤听此曹。

馀生湘吊屈,处士晋称陶。

鸡肋怜朱绂,蛾眉妒锦袍。

千夫元诺诺,群口但嚣嚣。

来往愁讥凤,攀援耻学猱。

邱中多细响,天末切刁骚。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壮对友人曾霖寰的回赠之作,通过描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世态炎凉,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联“马足经时失,今看骨转高”以马蹄踏过的时间流逝,比喻世事变迁,而“骨转高”则暗示了人物地位或境遇的变化,引出后文对不同人生际遇的感慨。

颔联“气清郎署月,声起大江涛”运用自然景象象征人物的名声与才华,月朗星稀的夜晚与汹涌澎湃的大江,分别代表了宁静与动荡,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清雅之气,也面对着外界的波澜。

颈联“谁共青绫被,犹分金错刀”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情与物质追求的不同态度,青绫被象征朴素真挚的情感,金错刀则代表世俗的财富与地位,诗人似乎在反思何为真正的价值。

尾联“途穷知阮恸,效拙见潘毛”引用典故,阮籍与潘岳的遭遇,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处境。

接下来的诗句“龙蠖惟公等,乾坤听此曹”则进一步探讨了权力与命运的关系,将自己与他人置于宏观的社会背景之下,显示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馀生湘吊屈,处士晋称陶”引用屈原与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鸡肋怜朱绂,蛾眉妒锦袍”通过比喻,讽刺了官场中那些只看重表面荣耀而不顾实际价值的现象,以及女性对男性权力的嫉妒。

“千夫元诺诺,群口但嚣嚣”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虚伪与喧嚣,表达了诗人对真实与纯净的渴望。

“来往愁讥凤,攀援耻学猱”则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坚持自我原则的态度,同时对那些追求权势地位而不择手段的行为表示反感。

最后一句“邱中多细响,天末切刁骚”以自然界的细微声响与远方的哀叹,象征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理想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55)

陈子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赠温侍御温前今按蜀楚有声特申巨济之望云

华发勋名豸角冠,驱驰骢马慰加餐。

兵戈况复诛求尽,楚甸何如蜀道难。

乔木始闻游女咏,铜鞮多称里儿欢。

当筵合罢南征曲,都入升平乐事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读张孟奇西园诸草酬赠一律

文隐青山几度梅,溪边明月笑徘徊。

閒情北雅佳人曲,高会西园上客才。

焚草尚堪馀满乘,啜醨元不废千杯。

何缘仙梦嫏环秘,真见灵光赋里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日同张孟奇太守王幼度明府连集东皋

江上行吟名已埋,花时别墅景差佳。

追趋五马双凫会,教放三春两日怀。

鱼为亲人添水槛,鹤能报客扫山斋。

丁丁又听樵声晚,留醉知君心赏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东皋次张孟奇韵兼订罗浮之约

谁遣春光到野莱,绕园花竹尽成栽。

烟疏北垞啼鸠缓,人并高阳骑马来。

望海楼台真自幻,谈天风雨若为开。

相期最是罗浮梦,见日应须三万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