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隔溪杨柳丝丝绿,比妾心情少日时。
待得杨花逐流水,此时妾意有谁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杨柳的绿意和流水中的花瓣,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诗中“比妾心情少日时”一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只有随风摇曳的杨柳才能理解她的心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也是对遥远所思之人的深沉思念。
“待得杨花逐流水, 此时妾意有谁知”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情怀与无尽的相思之苦。这里的“杨花”往往象征着离别和漂泊,而“逐流水”则增添了一种不可挽回的宿命感。诗人的心意,似乎只有随风飘散的杨花和流水才能够理解,这是一种深沉且难以言说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湖上看花意欲迷,年年花谢忆花时。
如今一见冯生画,早晚看花更不疑。
半月书斋淹病身,又随流水下西津。
重来此地无相识,只有钟山是故人。
芳草盈盈水涨陂,浅篙惊动碧琉璃。
心情自逐游丝起,爱入春风夏禹祠。
百花开尽蝶蜂去,绕屋团团杏叶阴。
除却平生我与我,世上谁人识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