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庆云东洞

个中别是一乾坤,蔼蔼祥云拥洞门。

天柱遥知锁金阙,绛桥仍想接昆崙。

仙人幻出珊瑚木,玉女妆成锦绣墩。

石室霜台更奇绝,桃源从此不须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这里隐藏着另一个世界,祥云缭绕着神秘的洞口。
遥远的天柱仿佛守护着金色的宫殿,红桥依然连接着神话中的昆仑山。
仙人变幻出珊瑚般的树木,仙女打扮得如同锦绣般的坐垫。
石室和霜台的景色更是奇特非凡,从这里开始,桃花源的存在就不再需要讨论了。

注释

乾坤:指天地、宇宙,也暗指仙境。
蔼蔼:形容云气浓厚。
金阙:金色的宫殿,象征帝王居所或仙境。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西方神山,象征高远和神秘。
珊瑚木:比喻瑰丽的景象或珍贵的物品。
锦绣墩:形容装饰华丽的座位。
石室:指隐秘的洞穴或修行之地。
霜台:可能指冰凉的石阶,也可能象征仙境的清凉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开头“个中别是一乾坤,蔼蔼祥云拥洞门”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东洞与常世的区别,是一方独立的仙境世界,而那蔼蔼的祥云则如同守卫着洞门,将凡尘与仙界分隔。

接着,“天柱遥知锁金阙”和“绛桥仍想接昆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仙境的壮丽。这里的“天柱”暗指连接天地的仙桥,而“锁金阙”则是对仙界宫阙的美好形容。“绛桥”在古代常用来比喻通往仙界的道路,而昆崙又是传说中的神山,诗人通过这种手法,将东洞与广袤无垠的仙境相联系。

再下,“仙人幻出珊瑚木,玉女妆成锦绣墩”两句,则描写了仙界中仙人的生活状态。“幻出珊瑚木”表明仙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美妙之物,而“玉女妆成锦绣墩”则形象地展示了仙女们的妆扮和她们居住的地方都是精美绝伦的。

最后,“石室霜台更奇绝,桃源从此不须论”两句,是诗人对东洞景色的最高赞誉。这里的“石室霜台”指的是东洞内的石制宫殿,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清幽而又神秘,而“桃源”则是古代寓言中的理想之地,意味着诗人认为东洞远胜于传说中的桃源,不需要再做更多比较。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憧憬。

收录诗词(5)

张大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含虚南洞

云岭嵯峨挂夕阳,含虚南洞更徜徉。

书堂犹觉宝薰在,石铫微闻仙茗香。

遥想钓鱼台上客,飘然驾鹤白云乡。

洪崖有路通仙岛,当日无人报始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莲华西洞(其一)

先生自是大罗仙,一去尘寰不记年。

道室只今丹灶在,石窗依旧碧萝缠。

空来莲洞闻仙乐,那得桃源驾铁船。

欲觅当年天井路,云蒸雾罩水潺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莲华西洞(其二)

岩洞嵌空路险巘,神仙窟宅故应奇。

涌云巧作莲幢仰,滴乳翻成石笋垂。

琼树千年生异果,玉田四季产灵芝。

真人隐壁君休问,驾鹤骖鸾自有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秦会之题墨梅二首(其一)

南枝春色弄微温,记得清香扑酒尊。

今日相逢隔烟雾,扬州残梦足销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