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别认公侯礼上才,筑金何啻旧燕台。
地连东阁横头买,门对西园正面开。
不隔红尘趋棨戟,只拖珠履赴尊罍。
应逢明月清霜夜,闲领笙歌宴此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迁居新宅的场景,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新宅的豪华与旧燕台的辉煌。"别认公侯礼上才,筑金何啻旧燕台"两句,表明新宅的奢侈程度远超过过去贵族的礼仪之地,甚至能与古时的金碧辉煌相媲美。"地连东阁横头买,门对西园正面开"则描绘了新宅的地理位置和宏伟气势,它不仅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且与周围环境形成了和谐的整体。
接着,"不隔红尘趋棨戟,只拖珠履赴尊罍"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棨戟是古代仪仗队用的长矛,象征着权力与威严;而珠履则代表了文雅和高贵。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最后,"应逢明月清霜夜,闲领笙歌宴此来"则是对一个清澈月光之夜、寒霜满地的美好时刻的描绘。诗人在这样的夜晚,轻松自在地领略着笙歌(一种古代音乐),参与宴会,享受着这份悠然自得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新宅的描述和主人公的精神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财富、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乐天歌咏有遗编,留在东林伴白莲。
百尺典坟随丧乱,一家风雅独完全。
常闻荆渚通侯论,果遂吴都使者传。
仰贺斯文归朗鉴,永资声政入薰弦。
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
日月影从光外过,山河形向静中分。
歌扬郢路谁同听,声洒梁园客共闻。
堪想画堂帘卷次,轻随舞袖正纷纷。
功到难搜处,知难始是诗。
自能探虎子,何虑屈男儿。
此道真清气,前贤早白髭。
须教至公手,不惜付丹枝。
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
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
莫虑搜贤僻,徵君旧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