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寿范帅

三楚诗书帅,人物压中州。

飘飘青琐,典刑蜀国旧风流。

小袖玉堂挥手,来拥元戎十乘,红旆照青油。

尺一唤归去,名久在金瓯。倚春声,赓水调,倩歌喉。

登龙旧客,只回误上武陵舟。

正是蟠桃开也,特向尊前为寿,一醉一千秋。

携取此花去,还侍玉宸游。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水调歌头·寿范帅》,作者和朝代信息已提供,但鉴赏时不需重复。诗中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祝寿辰的场景,语言华丽,意境雄浑。

"三楚诗书帅,人物压中州":开篇即以宏伟气势,设定了主角色的非凡地位和影响力。"帅"指的是军事统领或高官,"三楚"则可能是指长江中游的楚地,"诗书"暗示文化与文学的渊源。"人物压中州"则强调了主角色的权威和声望,在当时社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飘飘青琐,典刑蜀国旧风流":这里通过对物质象征——青琐(一种玉器)的描写,以及对历史记忆的提及,进一步渲染出主角色的高贵与权力。蜀国,指的是古代的巴蜀地区,这里提到的典刑即是法律或规章的意思。

"小袖玉堂挥手,来拥元戎十乘,红旆照青油":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小袖(可能是装饰物)与玉堂(高雅之所),以及挥手间展现出的非凡气度,再加上具体的车驾场面,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宏大感。"红旆照青油"则是对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的描绘。

接下来的"尺一唤归去,名久在金瓯",则可能是在讲述某种仪式或礼物的赠予,"金瓯"象征着尊贵和持久。

"倚春声,赓水调,倩歌喉":这里通过对音乐、诗歌的声音美感的描绘,为庆寿场景增添了艺术氛围。"倚春声"可能是指依托春日之声,"赓水调"则是指水边的乐曲,"倩歌喉"则是对歌者声音的形容。

"登龙旧客,-only回误上武陵舟":诗人通过对往昔的提及,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登龙"可能是指攀登高位或成就非凡事业,"旧客"则是对往日交游之情的留恋。

"正是蟠桃开也,特向尊前为寿,一醉一千秋":这里诗人通过蟠桃(传说中长生不老的仙果)的意象,表达了对寿星的祝愿和美好祝福。"一醉一千秋"则是指在这短暂的人生中,能享受一次千年难遇的美好时光。

最后的"携取此花去,还侍玉宸游":诗人以轻盈自然的笔法,描绘了携带着庆寿之花离去,又回到皇帝(玉宸)的身边继续侍奉的情景。这不仅是对主角色的尊崇,也是对权力中心的依附和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象征、历史记忆、音乐氛围等多方面的描绘,营造出一个既宏大又温馨的庆寿场景,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高超技巧和深厚底蕴。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寿王制置十一月初六

宝历契昌运,岳渎启珍符。

汾阳忠义勋阅,此际挂蓬弧。

正属阳生子月,始见蓂敷六荚,宝剑出昆吾。

芒射斗牛分,光彩照坤舆。备文武,宏器量,足谋谟。

世传韬略,出专阃制誓平胡。

尽护貔貅百万,仰副九重委注,指日复舆图。

祝寿如山阜,进位陟洪枢。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和韵谢人贺生子

玉琯届良月,璇极炳明星。适当季舍,有梦应麒麟。

但愧衡门深隐,偶尔玉川添累,还解振家声。

乐章歌一阕,笔阵扫千军。羡君侯,为学富,焕文清。

青云咫尺要路,曳紫更腰金。

顾我荆榛虽茂,其奈栋材无用,何似八千椿。

君王行赐宴,礼重敬如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箫鼓阗街巷,锦绣裹山川。

夜来南极,闪闪光射泰阶躔。

陡觉佳祥翕集,听得闾阎笑道,蓬岛降真仙。

香满琴堂里,人在洞壶天。斟凿落,歌窈窕,舞蹁跹。

重阳虽近,莫把萸菊玷华筵。

菲礼岂能祝寿,自有仙桃满院,一实数千年。

早晚朝元会,苍鬓映貂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建炎庚戌题吴江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