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天彭当户颂

白云时映旧山青,竹锁薄烟露几茎。

虚室夜寒秋月迥,雁回遥听可三更。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白云时映旧山青”,以白云与青山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然。白云飘渺,山色青翠,两者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高远。

次句“竹锁薄烟露几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意境。竹林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几根竹叶在晨露中显得格外清新,这一景象既表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第三句“虚室夜寒秋月迥”,将视角转向夜晚,描绘了一个空旷而寒冷的秋夜场景。虚室意味着内心世界的空灵与纯净,夜寒则暗示了孤独与寂寞,而秋月迥则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遥远,形成了一种对比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追求和欣赏。

最后一句“雁回遥听可三更”,以南归的大雁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期待。雁群南飞,穿越夜空,其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回荡,似乎能听到时间的流逝,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02)

释义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第七十三禾山打鼓颂

布毛拈起费人言,争似禾山一句传。

打鼓一声喧宇宙,冰寒千丈忽生莲。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第七十四黄连声前颂

空劫前时旷路闲,声前无句信入难。

欲穷沧浪白云曲,且看石人露半颜。

形式: 偈颂

第七十五资福圆相颂

一曲两曲深夜弹,松风和雨遇前山。

可怜卞玉离荆岫,谁是知音却取还。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第七十六崇福宽廓颂

宽廓言时不犯舌,清风高韵碧云斜。

石人贪话西峰事,不觉东岩起雾遮。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