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二月十一夜风月甚佳,过水水绘园听诸郎弦管,灯下因遣家信,凄然不成一字,赋此以寄闺人

弹得弦清,飘来笛脆,曲室诸郎歌管。

他乡风月佳无比,只是中年以后,心情顿懒。

遥忆故园妆阁上,镇玉臂、云鬟凄断。

伤心处、何事尊前,听一声河满。

却是绛河欲没,珠绳乍转,画角谯楼哀怨。

旧事如尘,新愁似梦,可惜一场分散。

奈天涯滋味,瞒不过、南归鱼雁。吮霜毫、才提还倦。

莫虑春寒,罗襟红泪暖。

形式: 词牌: 八归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陈维崧的《八归》描绘了词人在异乡风月之夜,听到琴瑟笛声,勾起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弹得弦清,飘来笛脆"形象地刻画了音乐的动人旋律,而"他乡风月佳无比"则反衬出词人心中的孤寂与落寞。"中年以后,心情顿懒"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遥忆故园妆阁上"进一步表达了对家乡温馨记忆的怀念,"云鬟凄断"则寓言了对闺中人的思念之情。"伤心处、何事尊前,听一声河满",通过听曲生悲,反映出词人内心深处的感伤。

下半部分,词人借景抒情,"绛河欲没,珠绳乍转"象征着时光流逝,"画角谯楼哀怨"渲染了夜晚的凄凉气氛。"旧事如尘,新愁似梦"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愁绪的交织。"瞒不过、南归鱼雁"寄托了词人期待家书传递情感的愿望。

最后,词人感叹提笔作词已感疲惫,"吮霜毫、才提还倦",但仍然忍不住写下这封深情的家书,"莫虑春寒,罗襟红泪暖"则以温暖的泪水收束,展现出词人对闺人的深深挂念和自我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细腻地描绘了词人的情感波澜,展现了清初词人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

登尉缭台,上三垂岗,伤如之何。

忆谈兵说剑,才情磊落,投秦去魏,意气嵯峨。

我到中原,重寻旧迹,牧笛吹风起夜波。

谁相问,纵残碑尚在,一半销磨。

短衣此日经过,叹禊日难逢晋永和。

正水边柳眼,斜窥芳岸,风前燕尾,乱剪晴莎。

异国韶光,中年意味,写上乌丝感慨多。

休凭吊,喜湔裙挑菜,士女娑拖。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洞仙歌.乞巧同蘧庵先生赋

碧云耿耿,见银河低泻。人在针楼曝衣罢。

告天孙、臣本屠钓江东,疏拙甚,愿以蛛丝巧借。

天孙含笑答,见事卿迟,大抵聪明让聋哑。

试看古今来,刘项孙曹,都留做、残编閒话。

只赐汝狂騃倍常年,好烂醉高歌,花天月夜。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贺新郎.五人之墓再用前韵

古碣穿云罅。记当年、黄门诏狱,群贤就鲊。

激起金阊十万户,白棓霜戈激射。

风雨骤、冷光高下。

慷慨吴儿偏嗜义,便提烹、谈笑何曾怕。

抉吾目,胥门挂。铜仙有泪如铅泻。

怅千秋、唐陵汉隧,荒寒难画。

此处丰碑长屹立,苔绣坟前羊马。

敢轻易、霆轰电打。

多少道傍卿与相,对屠沽、不愧谁人者。

野香发,暗狼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踏莎行.冬夜不寐

旧恨如丝,新寒似水。两般都著人心里。

五更刁斗汴梁城,一天风雪成皋垒。

古寺钟生,邻墙月死。枕头欹遍如何是。

半生孤愤酒难浇,挑灯且读韩非子。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