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僧舍

佳景多为寺,一房当翠微。

炉香穿野霭,杉露滴僧衣。

割蜜蜂喧牖,抛生鸟候扉。

山深随兴味,斜日不须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美景常常在寺庙中找到,一间房舍仿佛融入青翠山色。
炉火的香气穿透野外的雾霭,杉树露水滴落在僧人的衣物上。
切割蜂蜜的声音在窗户边热闹,新生的鸟儿等待着门扉开启。
深入山中,随心所欲地游赏,直到夕阳西下都不急于回家。

注释

佳景:美丽的景色。
寺:寺庙。
翠微:青翠的山色。
炉香:炉火燃烧的香气。
野霭:野外的雾气。
杉露:杉树上的露珠。
蜂喧牖:蜜蜂在窗户边忙碌。
抛生鸟:新生的鸟儿。
候扉:等待开门。
山深:山林深处。
随兴味:随心所欲。
斜日: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中僧舍景象。"佳景多为寺"开篇点题,说明寺庙周围环境优美。"一房当翠微"则写出僧舍坐落在青翠山色之中,显得格外静谧。"炉香穿野霭"描绘了袅袅炊烟穿透缭绕的山雾,增添了禅意氛围。"杉露滴僧衣"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僧人生活的朴素与自然的亲近。

"割蜜蜂喧牖"写蜜蜂在窗外忙碌采蜜,声音虽闹,却并未打破僧舍的宁静,反而增添了生机。"抛生鸟候扉"则以鸟儿等待僧门开启,期待自由飞翔,进一步渲染出僧舍内外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两句"山深随兴味,斜日不须归"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随性自在生活的深深喜爱,即使夕阳西下,也愿意沉浸在这样的山林之中,不愿离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僧舍生活的恬淡与禅意,以及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

收录诗词(266)

徐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灵晖,自号山民。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 字:道晖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 生卒年:?~1211

相关古诗词

石门瀑布

一派从天落,曾经李白看。

千年流不尽,六月地长寒。

洒木喷微沫,冲崖激怒湍。

人言深碧处,常有老龙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石家洞口

数朵山如削,青烟起墓墟。

圣朝惟大度,蛮党亦安居。

练卒来呈箭,生儿遣读书。

更须看榜示,一与省人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会饮鲍史君池台

案上一琴书数卷,不须此地有笙歌。

厌居市井观天小,喜到君家见月多。

叶满地飞随步履,鹤于人熟听吟哦。

明朝也向山中去,手把松枝养太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会宿赵紫芝宅

残烛照屏风,高堂暑气空。

初旬长少月,半夜忽来鸿。

旧集三年久,清吟四坐同。

城楼杀更点,声在雨声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