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其二)

操持存养本非禅,矫枉宁知已过偏。

此去好从根脚起,竿头百尺未须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其二)》。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和心学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中“操持存养本非禅”一句,王守仁在表达对于修行与实践的关系的思考。他认为,过分执着于形式上的修行,如禅定,而忽视了内在的道德修养和日常生活的实践,可能会导致矫枉过正,即矫枉反成偏颇。这反映了他对于道德实践与精神追求之间平衡的重视。

“此去好从根脚起,竿头百尺未须前。”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于离别友人的鼓励与期待。意思是说,在即将分别之际,应当从最根本、最基础的地方做起,不必急于追求高远的目标。这既是对友人离别时的安慰,也是对其未来生活和修行的指导,强调了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王守仁对于道德实践、个人修为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其三)

野夫非不爱吟诗,才欲吟诗即乱思。

未会性情涵咏地,《二南》还合是淫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其四)

道听涂传影响前,可怜绝学遂多年。

正须闭口林间坐,莫道青山不解言。

形式: 七言绝句

书悟真篇答张太常二首(其一)

《悟真篇》是误真篇,三注由来一手笺。

恨杀妖魔图利益,遂令迷妄竞流传。

造端难免张平叔,首祸谁诬薛紫贤。

直说与君惟个字,从头去看野狐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书悟真篇答张太常二首(其二)

误真非是《悟真篇》,平叔当时已有言。

只为世人多恋著,且从情欲起因缘。

痴人前岂堪谈梦,真性中难更说玄。

为问道人还具眼,试看何物是青天?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