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书怀》由元代诗人何失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尘嚣的反感。
首句“野性长便云水居”,诗人以“野性”自喻,表明自己与自然亲近,喜爱云水间的生活,追求一种不受世俗拘束的自在状态。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次句“城中有屋不如无”,对比城市中的住所与云水间的居所,诗人更倾向于后者。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否定,更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在诗人看来,城市的束缚和喧嚣远不如自然界的宁静和自由来得珍贵。
第三句“悭时因记人来往”,“悭时”意为珍惜时间,但这里似乎有更深的含义,可能是指诗人珍惜与世隔绝、不被尘世纷扰的日子。通过“记人来往”,诗人强调了外界的干扰和打扰,进一步突出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多少红尘污白须”,“红尘”比喻世俗的纷扰和尘世的诱惑,“白须”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老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厌恶,认为这些外在的诱惑和干扰会侵蚀内心的纯净,让原本洁白的心灵变得不再纯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尘嚣的反感。诗中蕴含着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