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自君之出矣》二首中的第二首。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箸(筷子)为喻,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自君之出矣,何处不相思。” 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自从你离开后,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都充满了对你的思念。这种思念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物愿为箸,君前无只时。” 这一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思念之情比作筷子。在诗人的心中,如果能够化身为筷子,在君王面前陪伴左右,那么即使不能直接相见,也能在君王面前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哪怕只是短暂的时光。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与敬仰,更深层次地体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渴望团聚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以及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思念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