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二首(其二)

自君之出矣,何处不相思。

在物愿为箸,君前无只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自君之出矣》二首中的第二首。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箸(筷子)为喻,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自君之出矣,何处不相思。” 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自从你离开后,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都充满了对你的思念。这种思念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物愿为箸,君前无只时。” 这一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思念之情比作筷子。在诗人的心中,如果能够化身为筷子,在君王面前陪伴左右,那么即使不能直接相见,也能在君王面前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哪怕只是短暂的时光。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与敬仰,更深层次地体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渴望团聚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以及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思念与牵挂。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岸花临水发三首(其一)

止水如瑶镜,繁花似宝妆。

为怜影相照,讵是意相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岸花临水发三首(其二)

江疑濯锦处,花似浣纱人。

莫逐东流去,还待上阳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岸花临水发三首(其三)

名园纷几许,临水独如何。

所思迷望石,欲往会淩波。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边马有归心

应瑞来宛国,衔恩入汉家。

边兵犯燕塞,骠骑出龙沙。

为报千金顾,宁辞万里赊。

蹄穿朝踏雪,声断夜嘶笳。

逐北名空在,征南赏未加。

讵随班定远,生作玉门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