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感兴二首(其二)

朝为感兴吟,暮作感兴吟。

何者最可怜,泪尽枯人心。

身后多所化,所遇或浅深。

奈何姝姝人,色裹矜冠襟。

野芳必在撷,浊酒必在斟。

死题善人表,生托君子林。

置之勿复言,愁阴复愁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早晨我因感慨而吟诵,傍晚我又因感慨而吟诵。
究竟哪一种更令人怜悯,是泪水流干的内心。
身后留下许多影响,深浅取决于遇见的人。
为何美丽的女子,总是包裹着矜持和高傲。
野外的香花定会被采摘,浑浊的酒必定会品尝。
死后我希望被刻在善人碑上,生前则寄情于君子之林。
此事无需再多言,只有无尽的忧愁笼罩着我。

注释

朝:早晨。
为:因为。
感兴:感慨的心情。
暮:傍晚。
最:最。
可怜:可怜。
泪:泪水。
尽:流干。
枯:枯竭。
身后:身后之事。
所化:影响。
或:或者。
姝姝人:美丽的女子。
色裹:包裹着。
矜:矜持。
冠襟:高傲的态度。
野芳:野外的香花。
撷:采摘。
浊酒:浑浊的酒。
死题:死后的事。
善人表:善人碑。
君子林:君子群体。
置之:放下。
勿复言:无需再说。
愁阴:忧愁的阴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后感兴二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句“朝为感兴吟,暮作感兴吟”揭示了诗人日复一日的沉思与情感波动,反映出生活的无常和内心的敏感。接下来,“何者最可怜,泪尽枯人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体验,认为枯竭的心灵承受着最大的痛苦。

诗人进一步指出,人的身后影响深远,遇到的人际关系有深有浅,但面对“姝姝人”的外表矜持,他感到无奈。他强调自然的美好(“野芳必在撷”),以及对友情和道德的珍视(“浊酒必在斟”、“死题善人表,生托君子林”),表明他对真挚情感和高尚品质的追求。

最后两句“置之勿复言,愁阴复愁阴”,诗人似乎选择沉默,但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哀愁并未消散,反而更显沉重。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后感兴二首(其一)

皇天分四时,气节几错遌。

俗儿一惊呼,识者泪横落。

悠悠羲皇前,日月何磊荦。

不世更凌历,地上光景薄。

十年看花草,皴面少膏沃。

看看六鳌背,坐爱白日曝。

何当寥阳天,朗咏无生乐。

形式: 古风

有感一首

典衣沽美酒,铸金买艳歌。

青灯炯长夜,如此粲者何。

平生有廉蔺,方驾欲更过。

低颜儿女中,郁若鹰在罗。

酣望八极表,老泪如悬河。

诸儿颇嗤黠,见谓同一波。

相如混涤器,谢鲲困掷梭。

古来贤达人,细过非所科。

窃愿天子圣,朝廷半丘轲。

青春深农桑,东尽青齐阿。

坐今倡楼女,委弃黛黑螺。

下里羞阳春,中宫张云和。

我为太平人,短褐生橐驼。

醉魂招漫郎,或有石可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次韵萍乡文叔章访别

力田望逢年,倚市胜刺绣。

十年丘里语,失火要自救。

君行半天下,何处得耆旧。

请从老庞说,龙风相赴凑。

全家隐鹿门,遗安不求富。

常时拜床下,大钟尽徐扣。

男儿惟一身,用在百岁后。

譬如营屋室,宗庙先库厩。

不闻买山隐,而有居巷陋。

君看钟鼎家,粱肉或墨瘦。

宁为卖文活,一经老学究。

出身即九折,时命乃大缪。

向来尸裹革,口语困逗留。

居然齿编贝,月粟供赁僦。

何知山涧底,鹿豕对饭糗。

文章忌随人,谨勿誇客右。

书林无浅植,笔耒有深耨。

纷纷青紫楦,后进渠领袖。

结交两任昉,设客一阴就。

卑官惭处赠,俚语致公寿。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次韵冯孔武雪中简闻人簿乞炭

君不见朱门煌煌多近臣,豹胎煮蘼蜡为薪。

庭中盛设泼寒戏,炙手欲近还嗔人。

谁知曝背茆檐下,欲献要是山林真。

儿童抑搔皮肉软,日轮过中方欠伸。

悬鹑结驷两相笑,百年俱成一窖尘。

先生自是冷官样,要看入火红麒麟。

撚须自作咏雪句,秘思蚤与相如亲。

蒲团拥裘结僧坐,别有絺绤君南邻。

愿回六龙照后土,施与万国无边春。

屑琼镂玉入肺腑,拍手一笑未吾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