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贞斋永福寺韵

云深浑不记东西,往往垂萝手欲提。

一面好山烟垄淡,几家修竹土墙低。

林间过马披空翠,寺里留人饭白齑。

七度笋舆奇石下,刚携绣管为僧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寺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云雾缭绕、藤萝垂挂、烟雾淡薄、竹林修长、山色空蒙、寺内饭香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联“云深浑不记东西,往往垂萝手欲提”开篇即展现出云雾弥漫、难以辨识方向的景象,同时通过“垂萝”这一细节,勾勒出山中藤蔓繁茂的自然风貌,仿佛伸手可及,引人入胜。

颔联“一面好山烟垄淡,几家修竹土墙低”进一步描绘了山峦与竹林的和谐共生,山色在烟雾中显得淡雅,竹林则高耸入云,土墙低矮,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富有层次的画面。

颈联“林间过马披空翠,寺里留人饭白齑”则转而聚焦于动与静的对比,马儿穿行于翠绿的林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而寺内留人共食白齑,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与僧侣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尾联“七度笋舆奇石下,刚携绣管为僧题”以“七度笋舆”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漫长,而“奇石下”则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独特与神秘。最后,诗人“携绣管为僧题”,既是对僧侣生活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美景的颂扬,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4)

夏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湖上

肩舆好日相将去,草色城阴潦未乾。

九院雨声收晓栋,六朝人影散晴澜。

綵船只在人间度,朱阁还来镜里看。

疑是水仙歌舞地,练裙罗衱淡妆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顾东桥要游戏龙院暮归韵

江风吹节及新凉,朱草青林引路长。

今日府君情散朗,旧时山客鬓浪苍。

淹留罗户频香篆,欬唾霞门几绣裳。

灯火相将归事晚,睡凫惊起绕鱼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郑方伯岩山天台道中

仄路危桥草树昏,山纡水缓乍清魂。

行边风土记岩邑,停处茶瓜来近村。

谢屐几曾遗胜局,骞槎兼得问灵源。

龙文岳节分明在,病骨无缘一扣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官舍对菊

雨拨黄花艳,晴轩漆几幽。

但看无意采,不是故园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