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篇为彭明府退庵寿

有大丈夫古之哲,丰姿明敏神欢悦。

声价人天号大慈,百福归之如聚月。

现为楼阁高七层,窗牖栏楯悬奇缯。

赤珠璎珞宝网垂,金铎迎风声泠泠。

此阁凡庸不能见,实相求之如掣电。

白凤至今不可巢,沉香结束何足羡。

我观智海软琉璃,无有远迩及崇卑。

上下千年一瞬间,寒云自走孤月閒。

妙得此意凌万物,坐令仁寿当自还。

阎浮界内无此阁,即令有之亦糟粕。

道力业力等齐观,檐风吼月恣行乐。

番禺邑侯彭大士,醇粹天资白玉美。

光芒焜耀四边驰,一粒摩尼旋众水。

峨嵋峰上钟灵秀,巍巍慧业善财后。

不参烟水亦南来,斗大铜符深系肘。

平生学术见驱鸡,百里宣风今卓茂。

治中有山名雷峰,长松大竹颇灵透。

拟为此阁架虬蜺,烟走星飞生渗漏。

问政时临阁上行,绣栌朱柱何曾有。

伫立逦迤绿水溅,还如弹指未开前。

大士忽然一弹指,重重楹槛敞高轩。

阁门开处莲花白,服之能住百千劫。

我作此篇以寿君,文殊狮子翻身踯。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楼阁篇为彭明府退庵寿》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描绘了一座宏伟的楼阁,赞美了彭明府(退庵)的高尚品德与非凡智慧。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楼阁的壮丽景象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寓意。

诗的开头便以“有大丈夫古之哲”起笔,赞扬彭明府如同古代贤哲一般,拥有超凡的智慧与魅力。接着描述楼阁的建筑特色,如七层楼阁、精美的装饰、悬挂的奇缯、垂下的赤珠璎珞与宝网,以及迎风而鸣的金铎,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氛围。诗中提到楼阁非凡庸者所能见,象征着追求真理与智慧的艰难与珍贵。

进一步,诗人通过对比,指出楼阁虽美,却难以吸引白凤栖息,以此暗示楼阁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内在的精神与智慧,而非外在的物质财富。诗人将楼阁比作“智海软琉璃”,强调其包容一切、超越时空的特性,以及对所有人的普适性。

诗中还提到楼阁的建筑灵感来自“上下千年一瞬间”的历史与自然之美,以及“寒云自走孤月闲”的宁静与和谐。这不仅体现了楼阁设计的巧妙与深思熟虑,也寓含了对彭明府智慧与品德的赞誉。

最后,诗人以“妙得此意凌万物,坐令仁寿当自还”总结,表达了对彭明府智慧与德行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存在如同楼阁一般,能够超越世俗,带来长久的福祉与和平。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楼阁的壮丽与彭明府的卓越,更蕴含了对智慧、品德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送郑季生赴都补选

黄金台畔七年前,野僧添钵擎朝烟。

雪瘦?毵归绝域,相逢郑谷偏留连。

郑君气格五色锦,翠云裘着斑玉笋。

文体风流亚大苏,轻世重道世所无。

捉麈天花虽未雨,霜飘雪荡心魂孤。

长安贵客如玉丛,不谈此道空悤悤。

芦沟之水有针投,千古万古开心胸。

我返仙羊君亦归,去年相见更玲珑。

鹤岭松风西湖月,行座摩娑无巧拙。

道质化为火里莲,宝剑当空恣予夺。

学术取为干国材,逸足终当一超绝。

今冬结束复出关,袖中富贵气本閒。

毗卢印佩黎元喜,世出世间无远迩。

送君翘首隔罗浮,飞烟簇簇乘风起。

形式: 古风

与胡潜夫乞药戏赠

借问胡潜老,如何药似神。

一杯才仰饮,五内觉津津。

须臾谷气次第出,博山沉麝那能敌。

胸中积滞得轻松,虽留微痛意已适。

夜来齿腭发澹味,舌根却似寒泉洗。

澹极依稀翻胃来,寒热之气想分开。

今日更乞下一帖,午后便欲得煎煨。

除痛除澹最要紧,二竖若去即安枕。

药赋烦君念一遍,轻重加减见本领。

医王之手见高处,医王兼更有佳句。

昨闻和得岑字诗,悤悤未问君已去。

诗学离骚让楚中,楚歌一起皆天风。

离奇崒嵂兼光怪,使人读之声浑雄。

豫章未必胜楚材,此事还须自问公。

费君之药亦此事,病根无日得轻利。

一捧楚诗开口笑,邪风尽入病难料。

药囊更蓄五色线,肠若断时君不见。

但闻推折擘缯声,须君下手如飞箭。

形式: 古风

王观察斋头有石寿星伴鹿而坐作此长歌

鸡窝老人古仙客,长髭大额不盈尺。

好与圯上先辈游,入海化作丝文石。

河伯之宫虬与龙,鞭水行雨多阴风。

老人总不任智力,妙与太极归洪濛。

当时鹿亦解人意,呼之俱化形无异。

蟠桃称寿事有无,或前或后那能记。

娲皇炼石石上天,以其馀者沉深渊。

老人视之如儿戏,不与此石相周旋。

一从立极人民著,危微变幻归何处。

制成文字记升沈,几度江山换云树。

尧天十日光先徂,金人十二今有无。

已将身世悬大象,看穷造化笑玄都。

观察斋头频过我,老人亦向斋头坐。

濠梁小景饶仙风,何必蓬莱深处卧。

形式: 古风

诵祝唵哒公

缙云缭绕蔚巃嵷,瑞气腾光结綵虹。

非烟熠熠耀寰宇,千寻宝色临青松。

昆崙顶上须弥巅,虹光蟠覆万斯年。

璇瑰瑶碧为其质,金风吹彻愈贞坚。

麟麟炳炳自巍峨,郁为霖雨汇沧波。

佛子俱登仁寿域,古椿大柏庆天和。

威德智力等十方,芳声千古流无极。

宝髻护念自非常,威光又过百千亿。

慈惠普洽诸群生,福愿更深功德海。

琼池玉壑恣晏游,丹书白马金縢在。

筵开玳瑁拍洪崖,碗赋琉璃浮沆瀣。

桂山兰板日归仁,西园几见曾飞盖。

种种杂为如意珠,智境庄严了无碍。

山僧祝此光明云,磬声奕奕动苍旻,百粤长此扇氤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