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有人读史不读经,史在目前经杳冥。

有人读经不读史,经有道腴史泥滓。

我云经史无异同,八窗八面俱玲珑。

经为律兮史为案,古来已断与未断。

是贤是圣何世无,贤圣身全此身散。

既息而消消又息,便是先天后天易。

何祸非福吉非凶,何成非毁始非终。

西麟绝笔汉纪凤,晋马食曹江化龙。

千龄万载事不尽,总是禅机与道锋。

乃知庞眉太史有眼目,一家自作新机轴。

至今史法有凭据,残书断纪收成束。

拘儒足足笑杀人,白头苦向河汾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读史》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比“读史”与“读经”的不同态度和理解,探讨了历史与经典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生智慧的启示。

诗中首先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阅读倾向:一种人专注于历史而不涉猎经典,认为历史就在眼前,而经典则深不可测;另一种人则专注于经典,忽视了历史的价值。接着,诗人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历史与经典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如同八面玲珑的窗户,相互映照,共同构成对世界的全面理解。

诗人进一步阐述,经典如同法律,历史则是案卷,两者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有其断定与未断定之处。贤明与圣人的形象在各个时代都存在,他们的身体虽然消散,但精神却得以传承。诗中提到“既息而消消又息,便是先天后天易”,暗示着生命与宇宙的循环变化,以及祸福、成毁之间的辩证关系。

最后,诗人引用历史上的两个典故——西麟绝笔的汉纪和晋马食曹的江化龙,强调历史的延续性和丰富性,指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禅机与道锋。他赞扬了像太史这样的智者,能够洞察历史的真相,并独立思考,创作出新的见解。诗中还讽刺了那些拘泥于传统、不愿创新的学者,批评他们对历史的解读过于僵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历史与经典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个人智慧和人生哲学的启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知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凤凰台即事

三山远落穷江尾,一水横过接石头。

兰棹几双船细细,芦场无数屋浮浮。

断云归去商量雨,黄叶飞来问讯秋。

总为登临能作兴,若为陈迹替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其一)

场屋时文百态新,六经门户冷如冰。

江湖有客奔驰倦,来问诗书向上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其二)

论文款款细留心,一点尘埃也不禁。

为语隐山同社友,读书根本是胸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其三)

相逢刮眼试金篦,直下承当是嫡儿。

长恨马驹天下少,汝今分骨我分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