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其二)

偶来东浙系铜章,只似南都旧礼郎。

花月总随琴在席,草书都与印盛箱。

村歌晓日茶初出,社鼓春风麦始尝。

大是山中好长日,萧萧衙院隐焚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作的《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轻松闲适的笔调,描绘了他在浙东任职期间的生活情景。他将自己的生活与南都旧时的礼官生活相类比,暗示了一种怀旧之情。

首句“偶来东浙系铜章”表达了诗人偶然来到浙东任职,佩戴官印的场景。次句“只似南都旧礼郎”则流露出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将自己比作南都的旧时礼官,暗示了对往昔优雅生活的向往。

“花月总随琴在席,草书都与印盛箱”两句,通过写琴声与花月相伴,以及草书与官印共存,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雅致和对文化的热爱。

“村歌晓日茶初出,社鼓春风麦始尝”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淳朴,清晨的村歌和新茶,春风中的社鼓和麦香,构成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最后两句“大是山中好长日,萧萧衙院隐焚香”,诗人赞美山中悠长的日子,以及在清静的衙院里燃香冥想的宁静,表达了对简朴而闲适生活的深深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独特体验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自然与文化生活的欣赏。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达公舟中同本如明府喜月之作

世外人应见面难,一灯高兴石门残。

生波入槛浮春浅,细雨横舟湿夜寒。

彼岸似闻风铎语,此心如傍月轮安。

不知天上婆娑影,偏照恒河渡宰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过安福旧邸口号

宦学新移近礼闱,行经旧邸思依依。

飞帘巷口人曾拂,舞辔街心马似归。

粉障自寻题处迹,薰炉重对护时衣。

归家少妇迎门问,妆阁帘闲燕可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遣梦

休官云卧散仙如,花下笙残过客余。

幽意偶随春梦蝶,生涯真作武陵渔。

来成拥髻荒烟合,去觉搴帷暮雨疏。

风断笑声弦月上,空歌灵汉与踟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刘参藩寄问东莞覃见日卢海畴诸子

曲江春老赋停云,病浅临风一送君。

暂有公荣宜对酒,那堪孙楚即离群。

高餐露菊逢秋尽,细语霜钟入夜分。

更折梅花问耆旧,罗浮清隐最相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