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匡山道者

尝闻一粒功,足以反衰容。

方寸如不达,此生安可逢。

寄书时态尽,忆语道情浓。

争得携巾履,同归鸟外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位隐居在匡山的道者的深厚情谊。诗人通过“尝闻一粒功,足以反衰容”表达了一种修行的理念,即修炼一颗丹药就能改变衰败之容,暗示道者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提升。

接着,“方寸如不达,此生安可逢”表明诗人对于与道者的相遇感到十分珍贵,因为在这短暂的人生中能够真正理解和沟通的人实在太少。这里的“方寸”比喻心灵的交流,虽然彼此的心意相通,但能够完全达成共鸣的人却非常稀缺。

诗人通过“寄书时态尽,忆语道情浓”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每当写下书信,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时光和深沉的情感,而这些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是难以言说的温馨与浓郁。

最后,“争得携巾履,同归鸟外峰”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共同隐退山林的愿望。“携巾履”意味着携带简单的行囊和脚夫,而“同归鸟外峰”则是希望能够与道者一同逃离尘世,回到那远离尘嚣的山峰之上,与自然为伴。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超脱红尘、寻求精神寄托的向往。

收录诗词(74)

章孝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庐山钱卿

象魏抽簪早,匡庐筑室牢。

宦情归去薄,天爵隐来高。

箧有新徵诏,囊馀旧缊袍。

何如舍麋鹿,明主仰风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赠杭州严史君

州青县白浙河濆,饱向苍龙阙下闻。

鼓角自严寒海月,旌旗不动湿江云。

风骚处处文章主,井邑家家父母君。

长恐抱辕留不住,九天鸳鹭待成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赠茅山高拾遗蔓

人皆贪禄利,白首更营营。

若见无为理,兼忘不朽名。

幽禽窥饭下,好药入篱生。

梦觉幽泉滴,应疑禁漏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

会使老拳供口腹,莫辞亲手啖腥臊。

穿云自怪身如电,煞兔谁知吻胜刀。

可惜忍饥寒日暮,向人鹐断碧丝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