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其三)

泛观今古不胜哀,又向江边步绿苔。

曾见楚兵回柏举,谁教越女上苏台。

君臣得失馀文史,罗绮繁华遍草莱。

最恨鸱夷五湖去,胥涛空涌浙江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春日杂兴(其三)》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哀愁画面。首句"泛观今古不胜哀"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充满了沧桑之感。接着,"又向江边步绿苔"写诗人独自漫步江畔,绿苔满地,更显孤独与沉思。

"曾见楚兵回柏举"借用了楚国军队从柏举撤退的历史典故,暗示战乱的痕迹,而"谁教越女上苏台"则以越女登上吴王宫殿的传说,隐喻昔日繁华已逝,只剩荒凉。"君臣得失馀文史"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仅留下些许文献记载。

"罗绮繁华遍草莱"通过描绘昔日的华丽场景如今变为荒芜,形象地展示了世事无常。最后,"最恨鸱夷五湖去,胥涛空涌浙江雷"以伍子胥投江自尽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命运的惋惜,以及对历史长河中个体无力改变结局的无奈,结尾的涛声和雷鸣更增添了悲壮的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09)

顾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杂兴(其四)

千雉孤城枕碧流,晴天望远自生愁。

金羁络绎花边马,玉雾葱茏柳外楼。

何处健儿誇仗剑,几年渔父独垂钩。

白鸥飞入苍烟里,目断斜阳送去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环溪十咏得莼菜

秋风吹嫩碧溪莼,春韭寒菘别置伦。

入手细牵青不断,盈筐满贮绿仍匀。

许同玉脍成双美,未数金盘馔八珍。

多渴长卿愁内热,谢他清淡养天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锦衣归钓图

天上归来锦作袍,吴江春水泛蒲萄。

傍人未识扁舟意,犹道先生学钓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八月十五夜

月色好如此,欲吟谁起予。

钩帘望南极,散履下前除。

润气连沧海,浮光混太虚。

旷然心境会,端坐念玄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