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春日杂兴(其三)》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哀愁画面。首句"泛观今古不胜哀"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充满了沧桑之感。接着,"又向江边步绿苔"写诗人独自漫步江畔,绿苔满地,更显孤独与沉思。
"曾见楚兵回柏举"借用了楚国军队从柏举撤退的历史典故,暗示战乱的痕迹,而"谁教越女上苏台"则以越女登上吴王宫殿的传说,隐喻昔日繁华已逝,只剩荒凉。"君臣得失馀文史"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仅留下些许文献记载。
"罗绮繁华遍草莱"通过描绘昔日的华丽场景如今变为荒芜,形象地展示了世事无常。最后,"最恨鸱夷五湖去,胥涛空涌浙江雷"以伍子胥投江自尽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命运的惋惜,以及对历史长河中个体无力改变结局的无奈,结尾的涛声和雷鸣更增添了悲壮的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