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渌水漾轻鸥。红板桥头。鞦韆斜飏柳花毬。

卷上珠帘风半面,无限春愁。年少凤城游。

老叹淹留。金阊门外舣兰舟。

昨日浮萍前日絮,明日东流。

形式:

鉴赏

这首《浪淘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张尔田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

首句“渌水漾轻鸥”,以“渌水”点明了水色之清澈,“轻鸥”则勾勒出水面的动态美,轻盈的鸥鸟在水中轻轻荡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红板桥头”一句,色彩对比鲜明,红与绿相映成趣,红板桥与绿水相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红板桥”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鞦韆斜飏柳花毬”中,“鞦韆”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娱乐设施,此处借指柳树随风摇曳,柳絮飘扬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吹拂下柳树轻舞的景象,柳絮如同小球般在空中飞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卷上珠帘风半面,无限春愁”则将画面转为室内,通过“珠帘”这一细节,展现了女子在春风中半掩珠帘,面对窗外春景时的微妙情感。这里的“春愁”并非忧伤之意,而是对美好春光的细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年少凤城游,老叹淹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年轻时在繁华都市的游历与年老时的滞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这里既有对青春时光的追忆,也有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金阊门外舣兰舟,昨日浮萍前日絮,明日东流”则是对时间流转的感慨。金阊门外的兰舟即将启程,象征着新的开始;而昨日的浮萍和前日的絮,都已随水流逝,象征着过去的不可追回。最后一句“明日东流”则直接点明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交织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浪淘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江南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13)

张尔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送学佛友人南归

踏杀马驹无觅处。指点当前,的的西来路。

万水千津君荐取。些儿閒话如何举。

已自无家谁绊汝。揽镜看云,不是功名误。

明日淮山听夜雨。扁舟满载春愁去。

形式:

水龙吟.丙子元日客燕山赋

软红一片琼箫,流尘如梦回风过。

伤心怕问,岁寒宫袖,玉蝉花朵。

送老年涯,背时颜色,旧情偏左。

任朦胧睡眼,偎衾自恋,三两点,残镫火。

望断朝班青琐。换凄凉、金门颓卧。

谁家儿女,铜街笑语,迎新妆裹。

惹鬓繁枝,沾唇美酒,浇愁无那。

祗细书彩胜,宜春消息,待梅梢破。

形式:

虞美人.奉答瞿禅之江

庾郎词赋供憔悴。犹有哀时泪。故人千里寄梅枝。

为报江南春好雁来迟。金门一卧垂垂老。

作计消愁抱。明年拟采五湖莼。

相送扁舟载雨到西兴。

形式:

满江红.丁丑重九感赋

泪眼黄花,浑怕问、今朝佳节。

还记取、西风吹帽,萧萧余发。

陇水助人添哽咽,燕山向我无颜色。

更惊心、四远雹声焦,千家泣。浮士梦,都休忆。

明日事,从何说。叹臣之壮也,而今头白。

已自摧残人下寄,那堪憔悴兵间活。

把茱萸、插了再三看,南冠客。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