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天地四时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

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憀慄。

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

我有愁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

我本孜孜学《诗》、《书》,《诗》、《书》与今岂同术?

智虑过人祇自雠,闻见于时未裨一。

片心皎皎事乖背,众醉冥冥势淩突。

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恤?

远梦频迷忆故人,客被初寒卧沉疾。

将相公侯虽不为,消长穷通岂须诘?

圣贤穰穰力可攀,安能俯心为苟屈?

形式: 古风

翻译

谁主宰着天地四季的变换?即使阴暗势力充斥着阳光和日子。
阳光照耀天空已显凄凉,寒风吹过使人战栗。
树木凋零,色彩黯淡,燕雀失去同伴,哀鸣不止。
我心中的忧虑如同旋转的车轮,反复无常,无法平静。
我原本勤勉学习《诗经》和《尚书》,但现今的学习方法与古时有何不同呢?
我的才智超过常人却只能自我困扰,见识广博却对时局无补。
我一片赤诚之心却与世道相悖,众人沉迷其中,我却被排挤。
出门在外,荆棘丛生难以行走,整年生活在贫瘠之中,又有谁来关心?
频繁的梦境让我怀念旧友,旅居他乡,初感寒冷使我病重。
即使不做将相公侯,人生的起伏变化又何必深究?
圣贤的力量可以攀登高峰,怎能低头屈服于世俗?

注释

主张:主宰。
群阴:众多的阴暗势力。
风气:寒风。
憀慄:战栗。
惨惨:形容衰败。
愁轮:忧虑如车轮旋转。
《诗》、《书》:古代经典文献。
智虑:才智。
榛棘:荆棘。
蒿藜:贫瘠的草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秋怀》,诗人通过对四季更替、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世事变迁、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天地四时谁主张”设问自然规律,暗示人事无常;接着通过“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憟慄”,描绘出秋天的凄清和冷寂,暗寓人生衰老之感。

“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以物喻人,表达孤独和失落的情绪。诗人自述“我有愁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无法排解的愁绪。他反思自己的学问与现实的脱节,“《诗》、《书》与今岂同术”,感叹智谋超群却无处施展,只能“片心皎皎事乖背”。

面对艰难的世道和个人的困顿,“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恤”,诗人感到出路渺茫,无人理解。他怀念旧友,“远梦频迷忆故人”,病痛中更显孤独。最后,诗人虽然不愿屈服,仍抱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将相公侯虽不为,消长穷通岂须诘?”表示即使不能位列公卿,也要坚守自我,追求圣贤之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秋景的描绘和自身的遭遇,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秋怀二首(其二)

为州讵非忝,即事亮何成?

幸兹桑麻熟,复尔仓箱盈。

闾里凶党戢,阶除嚚讼清。

日携二三子,饱食中园行。

念非形势迫,免有弹弋惊。

幽闲固可乐,勿慕高远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怀二首(其一)

流水寒更澹,虚窗深自明。

褰帷远钟断,拥褐晨香清。

油然素心适,缅彼外物轻。

因时固有应,在理复何营?

隐几公事退,卷书坐南荣。

以兹远尘垢,何异山中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夜

秋露随节至,宵零在幽篁。

灏气入我牖,萧然衾簟凉。

念往不能寐,枕书嗟漏长。

平生肺腑友,一诀馀空床。

况有鹊巢德,顾方共糟糠。

偕老遂不可,辅贤真淼茫。

家事成濩落,娇儿亦徬徨。

晤言岂可接,虚貌在中堂。

清泪昏我眼,沉忧回我肠。

诚知百无益,恩义故难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种园

于陵为人灌园蔬,我今园地不自种。

惰慵苟恃乡井助,缓急孰与朋友共?

支离有疾上虽恕,陈平不事家焉用?

著书倘得一言利,长者或许酬内讼。

形式: 古风 押[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