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元董赴廷试

江夏无双最擅名,君家群从总能文。

丹枝只为一门种,黄卷仍收再世勋。

天上鸳鸿方接武,眼前驽蹇漫成群。

蜀军自昔锋尤选,一战凭君静楚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名为《送黄元董赴廷试》。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黄元董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美好祝愿和深厚情谊。

诗中的“江夏无双最擅名”一句,指的是黄元董在江夏地区享有盛名,其文学才能无人能及。紧接着,“君家群从总能文”,说明黄氏家族中人才辈出,多有人才。

第三、四句“丹枝只为一门种,黄卷仍收再世勋”表明黄元董的文学成就不仅是个人的一时之功,而是能够传承给后代,成为家族永恒的荣耀。这里的“丹枝”指的是皇家或高贵的血统,“黄卷”则是古人书写文稿用的黄色丝线捆绑的纸卷,代表着学问和文学作品。

诗的下半部分转向对黄元董赴京考试的期待与祝福。先是“天上鸳鸿方接武,眼前驽蹇漫成群”,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黄元董即将参加的科举场面,展现出一种繁华而又紧张的氛围。“鸳鸿”是天上的美好鸟类,“接武”则有达到高处的意味;“驽蹇”形容人或物走路不稳,意指考生们步履维艰,但最终汇聚成一个个参与考试的小组。

最后两句,“蜀军自昔锋尤选,一战凭君静楚氛”,则是对黄元董在科举考试中能够一举成功的期望。“蜀军”指的是古代四川地区,历来出产英才;“锋尤选”意为选拔最尖锐、最优秀的人才;“一战凭君静楚氛”则是希望黄元董能像曾经那些在战争中一举成功的英雄一样,以其才能平息四周的不安气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友人学识和文学成就的赞赏,也表达了一种对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借用邓彦高韵

性学丝毫未易通,醇疵何敢议轲雄。

文章事业须年少,朴钝情怀属老翁。

閒把笑谈穷物外,漫裒今古著胸中。

触来方寸有馀地,喜到小斋缘素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挽上官文季直二首(其二)

念昔康强际,频趋几杖前。

交游推上行,礼遇辱忘年。

木落鸡笼坂,风酸薤露篇。

空馀两行泪,飘洒对新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上官文季直二首(其一)

踪迹半天下,声名落士林。

搢绅争汲引,岁月漫侵寻。

后辈尊时尚,斯人竟陆沉。

只言馀庆在,子舍日骎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挽昭怀皇后诗二首(其二)

悯册哀荣绝,鲜原卜兆安。

世家金穴旧,大隧玉衣寒。

何意簪花柰,空遗刈畹兰。

神游泰陵庙,永护月衣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